旁听不旁观——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旁听公民座谈会侧记
不掩饰不搪塞,实话实说,有话直说,邀请公民旁听,是宁波的“老规矩”了。
1月7日下午,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旁听公民座谈会举行,20位公民代表畅谈感受,反映问题,现场演绎了一场民意的“碰撞”。
城市建设相关话题备受关注。
旁听公民周国宝提早准备了上千字发言内容,首先直指“一老一新”:“老的方面包括老楼宇改造、老街区治理和老字号重塑等,需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文化产业、文旅产业、文创产业的引进和投入力度。”
新的方面主要针对现有人口内迁和回迁现象。若能扩大外来人口留甬关怀力度,增强高校毕业生留甬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出台留甬婚育补助政策、设立新宁波人才俱乐部等,让大家留在宁波、建设宁波、热爱宁波。
旁听公民张誉尤其关心未来社区、现代社区建设的“后半篇文章”,认为想要运营好社区,需要“智”也需要“质”。
“基层治理智治方面,要搭建基层末端平安视联平台,构建人防、技防、执法三位一体的智治模式。基层服务质效方面,明确社区社会企业的运营体制机制,充分运用现有公共空间的增值服务,加强‘自我造血’能力。”张誉说。
公民代表提出的内容与宁波实际也很契合。
“我想围绕营商环境的优化,说说我的看法。”旁听公民吴克汀表示,宁波在公共志愿服务与增值化社会服务领域仍存在短板,导致有效针对中小企业精准需求的服务供给略显不足。
他说,宁波可以鼓励社会组织特别是服务企业的相关社会团体协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公共性、自愿性的专业服务,并通过政府采购及服务外包方式,探索标准化的公共性、志愿性、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现场,每位旁听公民有备而来,你一言、我一语,围绕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公共文化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两个小时的发言交流结束,仍意犹未尽,真正做到了旁听不旁观。
记者了解到,这些好观点都会有个好“归宿”。对旁听公民有声的发言或无声的材料,市政协将认真梳理每一条建议,统一整理、汇报、交办、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