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让生态空间成为大美宁波建设的靓丽名片
发布时间 : 2024-02-27  09 : 19 来源 : 市政协 字号 : [] [] []

陆海(市政协委员、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代表人资环和城建委、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

建设大美宁波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现代化市域样板的重大举措。宁波山海湖江岛一应俱全,但保护与利用水平仍不高,主要表现在生态空间格局不优、生态空间体验不佳、生态空间治管不顺等。

为此建议:

一要让“格局”优起来。守住生态底线,坚决守牢4428k㎡海陆生态空间。优化空间布局,打通生态空间断点,确保大陆自然海岸线比例不低于31.2%,打造名副其实的“北纬30°最美海岸线”,推动四明山、天台山脉生态增绿,建设以三江流域为核心的生态廊道。完善生态网络,打通山—城—海快速交通廊道,构建1700公里城市生态绿道网,打造多层次公园体系,建设宁波植物园城市园区、山地园区和滨海园区。

二要让“空间”靓起来。从无到有做加法,挖掘近郊优质生态空间潜力,打造郊野公园,比如通过生态修复、景观营造、村庄整治和产业导入,将小浃江片区打造成离中心城最近、最具魅力的郊野公园。从有到优亮特色,聚焦现有生态空间提质升级,全面打通三江六岸生态绿道断点,高水平建设翠屏山中央公园和东钱湖生态文化湖区,打造象山港生态海湾公园,从江、山、湖、海全方位塑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高颜值生态地标。

三要让“机制”顺起来。明确“谁来干”,聚焦形成合力。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要更加强化,清晰部门职责任务,出台责任清单,纳入考核体系。明确“干什么”,聚焦重点任务。要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建立生态治理项目监管平台,增加生活岸线长度。明确“怎么干”,聚焦多元治理。加大财政投入,推行生态治理与产业一体化建设的EOD模式。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生态空间治理立法,在资源利用、资金支持、碳汇指标等方面提供政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