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坚(市政协委员、江北区文物管理所干部)代表民革界别发言。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对标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我市仍存在尚存规模能级不高、供给能力不强、要素支撑不足、体制机制不畅等短板弱项。 为此建议: 第一,完善结构布局,攻占产业“新高地”。一是重点产业“全面覆盖”,聚焦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谋划推动一批检验检测能力扩项及新建项目,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检验检测项目。二是重要技术“攻关突破”,依托高校和甬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为企业研发设计、中试小试、产品评估、生产运行提供全链服务。三是重大平台“高标建设”,全力支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科研机构申报创建首批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加快推进北航宁波研究院等第三方检测机构落地,持续加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宁波园区建设。 第二,推进改革赋能,激发市场“新活力”。一是深化国有机构改革增效,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进程,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二是培育壮大本土头部机构梯队,加快引育国内外知名机构,抓紧形成综合竞争优势。三是推动龙头企业检测服务外溢,鼓励龙头企业剥离相关业务版块,通过CMA资质认定转型第三方机构。 第三,优化要素保障,增强发展“新动力”。一是科学制定“施工图”,制定出台全市检验检测服务补短强链的行动计划,分行业分领域出台支持检验检测发展的专项政策。二是精心打好“组合拳”,对新取得国家相关资质等给予奖励,对检验检测场地保障、设备投入、人才引育等给予支持补助。 第四,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共建“新合力”。一是深化协同推进,建立完善统筹协调体制机制,加强行业分析、督查考核、争先创优等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对优质检验检测机构的评定认定,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表彰评比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