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主线 双轮驱动 共促阿拉委员来履职——2024年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 : 2024-12-20 16 : 04 |
来源 : 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办公室 |
字号 : [ 大 ] [ 中 ] [ 小
]
|
2024年委员工作委在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在政协机关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注重传承创新、狠抓提质增效,较好完成各项任务。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力”。 一、以制度机制创新为抓手,界别工作更有“生命力” 首次探索双向履职交流机制。根据界别特色和委员工作室功能定位,首次建立双轮驱动机制,引导双方做好融合文章,为界别小组引入基层实践,为委员工作室引入界别资源,帮助界别小组丰富工作抓手、打开工作局面。首次组织相关界别小组召集人集体谈心谈话。针对去年10个界别小组未评定星级实际,组织相关界别小组召集人集体谈心谈话、研讨交流,明晰界别小组工作职责和有关要求,增强界别小组召集人的使命感、责任感。首次上线界别小组星级评定数字化应用。联合信息中心开发上线界别(小组)星级评定考核模块,为界别召集人实时掌握本界别工作进展,及时查漏补缺,提供数据基础和软件支撑。 二、以品质效能提升为导向,履职平台更有“影响力” 凝聚共识有温度。组织省、市、区三级履职平台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活动,两级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共计138人次参加。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和民生福祉自发组织主题活动1330余场,参加人员49692余人次。理论研究有深度。聚焦“深化委员基础履职平台建设”主题,赴50余家市级委员工作室开展专题调研,为委员工作室提质增效谋良策、出实招。平台建设有突破。成功创建21家委员工作室,实现市政协界别全覆盖和全部75家委员工作室上线运行。区分7个方面功能定位,组织优秀履职案例征集,引导委员工作室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制度评价有创新。研究制订《政协宁波市委员会委员工作室星级评定办法》,规范委员工作室履职评价体系,推进委员工作室长效建设。 三、以精细履职服务为基础,委员队伍更有“凝聚力” 建强委员骨干队伍。依托古田、瑞金的红色资源,组织部分政协常委、界别召集人、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开展委员履职能力专题提升培训,强化骨干队伍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定期通报履职情况。在常委会上详细通报年度委员履职情况,常委会后通报常委参会情况,安排优秀常委代表在常委会上述职,常态落实“月统计、季通报、年考评”制度,引导委员自觉主动履职。完善履职印记数字化应用。新增提交佐证材料功能模块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功能模块,实现委员履职数据精准数字化管理。注重发挥评价结果导向作用。6家委员会客厅获评省级五星级委员会客厅,7篇“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履职典型案例被省政协录用,20篇委员工作室履职案例入选市级优秀案例,创先争优氛围更加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