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水平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 : 2023-12-25  10 : 42 来源 : 宁波日报 作者 : 何峰 字号 : [] [] []

高水平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宁波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持续完善,但也存在城市功能不够集聚、资源利用不够高效等问题,与我市的经济实力、城市地位不相匹配。

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城市更新是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市更新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城市空间建设,可以完善城市核心功能,对宁波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样板、提升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能级和品质意义重大。

今年1月7日,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全会提案《关于以城市更新为牵引 高水平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领办,牵头组织、专题研究、推进办理,市住建局等主办、协办单位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吸纳意见建议,制订方案、协同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历经10个月的办理,10月17日,市政协召开主席议政会,专题协商全会提案办理工作。


聚焦特色塑造

推进城市空间品质化

宁波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城乡功能布局、城市品质特色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面子”与“里子”尚不能完全匹配。

“城市建设品质亟待提升。”全会提案《关于以城市更新为牵引 高水平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建议》指出,我市在城市建设中仍存在县域经济思维和各自为政现象,空间建设水平和层级不高,优质资源没有充分高效利用,导致城市建设缺乏亮点和特色,“宁波气派、港城气质”未充分彰显,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区块不多,缺少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地标和特色场景。

“以滨水空间塑造为引领,彰显江南水乡新魅力。”这是全会提案就推进城市空间品质提出的其中一条建议。市住建局负责人在介绍提案办理情况和答复意见时说,正推动滨水空间贯通提质。“紧扣‘拥江揽湖滨海’空间发展战略,持续打通‘三江六岸’和塘河沿线的断点堵点,已建成总长41.7公里、总面积约342.1公顷的‘三江六岸’高品质滨江休闲空间,建成西塘河、南塘河、甬新河东岸等71.8公里塘河亲水空间,东钱湖环湖绿道等5条绿道先后入选‘浙江最美绿道’。”该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加快推进奉化江东岸(长丰桥-杭甬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打造“三江六塘河”这张“城市名片”。

城乡风貌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底色”。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紧密结合“精特亮”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人文、治理五个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形成一批精致新区和活力单元,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格局。

市住建局负责人在介绍提案办理情况和答复意见时表示,共申报5个批次、44个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已建成39个,其中20个获得省级命名,7个获评“富春山居图”样板区。今年打造共富风貌驿5个、开通共富风貌线6条,甬江两岸等入围省共同富裕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

每一片老城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深入挖掘区域本身的特色历史场景,充分吸纳原有的历史元素和历史符号,是老城更新中的重要任务。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开展《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修订工作,目前已提交市人大待二审。探索形成历史文化活态传承、活态发展、活态保护等更新模式。”市住建局负责人在发言中举例说,比如,整体保护慈城古县城,以居民西进、散客南进、团队东进的‘三进三出’系统工程,统筹协调居民生活与文旅发展关系;余姚阳明古镇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做法,成为极具人气的城市会客厅。

聚焦能级提升

推进城市空间功能化

在我市,亟待改造的存量空间不是小数目。“我市还存在着大量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低效工业用地等低效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区仍有城中村300个左右,低效工业用地约34平方公里,这些区域设施缺乏、土地利用低效。”全会提案在点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以功能单元谋划推动区域功能更新、以低效工业空间提升推动区域功能更新、以城中村改造推动区域功能更新等针对性建议。

如何推进城市空间功能化?“首先是强化片区统筹。”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开展宁波罗城、高新区梅墟老街、海曙丁家湾、鄞州中河、镇海老城等20个先行片区策划,计划两年内完成全部片区策划方案编制,以更新片区统筹城市体检—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模式。加强项目融资储备,建立完善更新项目库。坚持片区化更新,推进低效空间治理,重点推动甬江两岸、内环沿线、老城商圈、枢纽站点等4类重点区域老旧厂房、老旧楼宇功能转型。

“坚持因地制宜,以留改拆等多方式推动城中(边)村更新,进一步促进撤村并居,优化城镇空间机构,要统筹考虑城中村改造后的空间利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功能布局,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新空间。”全会提案对“以城中村改造推动区域功能更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市住建局在介绍提案办理情况和答复意见时表示,按照“区拆市规、先拆后规、统拆整规”的原则,制定印发《宁波市城中村等四类村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今年计划拆除135个城中村,“通过改造,促进了城乡风貌优化、人居品质改善、城市能级跃升和治理水平提升。”市住建局负责人说,近期,将抢抓城中村改造政策窗口期,会同属地抓紧梳理谋划改造项目,最大限度争取城中村改造的政策红利。

聚焦未来社区

推进城市空间人性化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尤其是完善“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目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会提案指出,做好“增”的文章,补齐设施短板;做好“活”的文章,善用小微空间,做好“智”的文章,赋能民生服务,不断推进城市空间人性化。

对于群众极为关注的未来社区建设,市住建局表示,全域推进未来(完整)社区建设。

“把未来(完整)社区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市住建局表示,针对2005年以前老旧社区和公共服务普查评分排名落后的社区,聚焦“一老一小”,增补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加强5分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推进公共服务精准供给,补齐民生短板。强化工作联动,建立未来社区和现代社区建设“一单三融五互”统筹协同机制,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市住建局负责人还透露,江北云鹭湾、宁海塔山社区被列入住建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共申报了7个批次、185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占全省总量14.6%,已建成45个,其中37个获得省级命名。我市城镇社区中共有173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入选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场景名单。在创建过程中探索形成了“普惠型+引领型”推进未来社区全域建设、老旧小区联动未来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等实践路径,打造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未来社区示范样板。

在全域推进未来(完整)社区建设的同时,我市还深入推进老旧小区“三更新”。市住建局表示,“在共同缔造理念引领下,开展楼道更新,实施管线通道整治行动、加装电梯攻坚行动、楼道文明创建行动,累计完成加装电梯440台,提升居住品质;开展环境更新,加装充电桩、集中充电点,完善配套设施,实施片区化改造提升,开展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创建,切实改善住宅小区生活环境;开展管理更新,推进党建引领‘物居业’协同共治,通过与街道、社区党建联建等方式实现全市住宅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有效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一组亮眼的数据是我市老旧小区“三更新”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改造小区692个,建筑面积3614.4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户数约37.49万户,结合“强社惠民”集成改革,累计盘活社区存量空间20.7万平方米。

聚焦保障机制

推进城市空间建设制度化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有机体,推动城市更新不是局部的零敲碎打,需要用“系统治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全局性谋划。

全会提案指出,城市空间建设制度体系亟待建立,并就工作机制、政策体系、更新模式等进行梳理分析,“工作机制方面,目前我市存量空间更新大多以各类专项行动为载体,各条线之间统筹不强,市级与区级工作传导机制不畅,未能真正形成合力;政策体系层面,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指导实施操作的技术标准仍不完善,体系化、可落地的政策不多;更新模式方面,存量空间更新的模式较单一,主要由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空间更新的全生命周期理念尚未形成,仍存在重物质空间建设轻项目运营现象。”

一年来,我市积极构建高位推动的组织体系。市住建局表示,“市级层面,提级升格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员单位扩充到25家市级部门。”市住建局整合未来社区、美丽城镇、城中村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力量,组建城市更新工作“大专班”,形成跨部门、多层级、宽领域的统筹协同机制。

同时,成立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涵盖规划、土地、建筑、产业、文化、金融、生态环境、城市运营等多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协助议题论证和技术咨询。区(县、市)层面,12个区(县、市)及开发园区全部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市级统筹、区级实施、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此外,我市还构建“市级—县级—片区级—项目级”四级更新规划体系。《宁波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已完成多轮意见征求、通过市政府专题会议和市规委办会议,正在走报批流程;县级专项规划已形成中间成果,计划年底完成;同步推进55个先行更新片区策划,联动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重点做好空间重叠的5个更新片区策划,落实计划共商、标准共定、资金共享、政策共融,有效指导各地片区化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就大家关注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市住建局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今年6月,市政府出台《宁波市城市更新办法》,明确了居住、人文、产业、公共空间、区域综合等5类更新空间,创新集成城市体检—更新传导机制、城市更新全过程指引、建立主项目综合审批机制、允许带方案供地等16项更新系列政策。各部门持续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文件,目前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验收办法、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更新片区(街区)体检和策划方案编制技术指引等36项已出台实施,8个配套文件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力争尽快完善出台。

今年的全会提案已办理完成,但城市更新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攻坚克难、创新求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更是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在着力服务滨海大都市建设,助推城市更新工作中体现政协的履职担当。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要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如既往‘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持续关注我市城市更新进展,全力助推甬城品质形象大提升。”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表示。


附件下载: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