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要素支撑的建议
发布时间 : 2021-05-08  11 : 05 来源 : 民建宁波市委会课题组 字号 : [] [] []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宁波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要实现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当前面临的要素制约十分明显,既有硬约束,如土地要素、能耗平衡、污染排放等;又有软约束,如贸易体制等。如何有效化解这些要素制约,是宁波石化产业发展当前必须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关于土地要素问题

石化产业发展离不开足够的工业土地保障,但是从宁波全市土地现实储备及后续开发潜能来看,该要素制约十分明显。根据规划布局调研组的测算,宁波绿色石化要突破万亿级产能,如按照目前单产标准(65亿元/km²),则需土地空间约为100km²;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等因素,单产水平达到90亿元/ km2,目前规划及谋划的土地,仍不足以保障万亿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个状况,下步必须坚持走挖掘土地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与提高单位产能双管齐下的路子。为此,建议:

1.组建专业团队积极向上争取用海用地政策。从土地利用趋势分析,保障石化产业发展的一块很重要的土地是在围海用地,如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2号地块规划用地面积1.55平方公里,泥螺山一期地块规划用地面积7.18平方公里,合计8.73平方公里海涂已围,但急需用海指标;炼化3号地块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泥螺山二期地块规划面积4.70平方公里,合计7.39平方公里海涂可以围垦,但需取得国家围垦政策支持。因此,建议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复工复产的契机,明确专门牵头的市领导,组建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专业攻关团队,政企联动,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能力和人脉,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跑部进京开展游说,争取中央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一是积极争取把炼化一体化扩建、中金新项目兴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战略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围垦报批及用海用地指标,以保障石化产业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这项工作一定要快,机不可失。

2.坚持存量土地挖潜与增量产能提升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提高已开发土地的利用率。如宁波石化区已投产的多家企业中有45公顷土地未开发,要督促其加大投资力度;大榭石化区占地166公顷利用率不高的招商国际码头可调整为产业用地,大榭山体资源丰富可实施立体式开发模式,目前已开发存储液化石油气地下洞库50万方,下步拟再开发200万方;北仑石化区出现签约项目等土地现象,需抓紧盘活存量土地。二是实施“腾笼换鸟”。建立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分阶段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产业层次低、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污染治理难的企业及不符合石化未来发展规划的企业应做好预案,合理清退,拓展土地空间,如宁波石化区澥浦片、大榭榭西工业区企业效益差、亩均产出低,建议实施“腾笼换鸟”,为大石化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三是向市外要空间。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实现永农保护“化零为整”,谋划考虑基本农田指标的购买和置换,向市外要空间发展潜能。

二、关于能耗平衡问题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石化产业基地,项目大,能耗高,对我市能耗影响巨大。全市2019年全社会综合能耗4572.75万吨标煤,其中石化产业综合能耗1477万吨标煤,占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32.3%。根据初步分析,一批新的石化大项目上马后,石化产业总能耗将新增1991.5万吨标煤,根据目前石化产业每亿元产值能耗情况预测,若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万亿级,需要新增2716.8万吨标煤,已远远超出了我市的平衡能力。

虽然,近年来全市上下通过坚持走能源“双控”倒逼转型发展的道路,积极对标国际先进,采取节能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过剩产能等手段切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取得了积极进展,单位GDP能耗由2015年的0.4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0.42吨标准煤/万元。然而受制于目前临港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此建议在继续深化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一切必要手段的同时,宁波市必须全力向上争取以下几点扶持政策:

1.建议向国家和浙江省发改委争取实施石化园区区域能耗指标单列。准确认识宁波市作为七大石化基地的特殊性,理顺石化产业和宁波市能源“双控”工作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我市作为国家规划布局的石化基地,只要是符合当地石化基地规划并且落地在规划产业园区的企业项目,就必须承认项目的国家级地位,对区域内的项目能耗进行全国(全省)能耗考核单列或能耗指标省市分担,同时解除区域内石化项目缓限批措施。

2.积极争取国家、省发改委(能源局)各项政策支持。一是建议省发改委(能源局)对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从制度上支持国家布局的重点石化项目能耗计划单列,并建议能够参照国家做法,对我市列入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的重大石化项目在省级层面予以支持,争取炼化、中金、大榭石化3家企业的4个国家重点石化项目新增1639.9万吨标煤全省统筹、单列核算。4月28日省两办电报已明确提出争取镇海炼化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等项目能耗指标单列,我们建议将单列指标从总量中予以扣除,为新上项目腾出用能空间;二是建议在全省能够完成“十三五”能源“双控”考核目标的前提下,适当减轻我市的能源“双控”指标压力;三是建议尽快解除对我市高耗能项目的缓批限批措施;四是建议能够在年度能源“双控”目标考核中,将我市新增可再生能源量予以抵扣。

3.抓紧谋划申报项目,争取用能指标。抓住国家支持复工复产,有项目就可能批准的有利机会,抓紧谋划立项一批用能重大项目,向省级有关部门进行申报,为宁波石化万亿级产业发展争取用能指标。

三、关于污染排放问题

近年来,全市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抓住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物,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治水提升、治土清废等污染治理攻坚战役,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从石化产业污染物排放数据看,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见下表:

我市石化产业污染物排放总体情况

年份

企业数量

二氧化硫t/a

氮氧化物t/a

CODt/a

氨氮t/a

2016

171

10535.26

6737.12

1532.90

93.46

2017

148

2102.06

6076.30

1528.13

79.49

2018

149

1126.41

4445.29

1415.02

62.12

2019

120

1105.44

4208.66

1492.42

54.75

但是,随着大批新的石化项目的上马,污染物排放数据将大大突破现有的排放标准,具体见下表:

部分万亿产业目标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初步预测

污染物项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COD

氨氮

预测需求量(t/a)

1360

4631

796

93

经初步测算,我市“十四五”期间,重大水污染减排工程在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方面可以保障石化行业重大项目建设,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标因我市已完成重污染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淘汰等减排工程,预计减排潜力不大,石化类重大项目污染物指标支撑保障较困难。对此,建议:

1.严格环境准入。在未来发展中要严格化工区环境准入,严格控制入园项目的排放指标。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率均需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2.促进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品、落后技术和落后装置,推广应用绿色化工技术、循环经济,切实做到节能减排。对三大石化园区内现有的低小散企业、污染严重、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企业,进行搬迁或优化升级,严格限制耗水量大,废水中含大量氮、磷污染物的产业,提高准入门槛。继续在生产中发掘潜能,注重在清洁生产中平衡能耗与污染物指标。

3.加强重点领域整治。深入推进天然气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炉窑升级改造、油品升级、国3柴油车淘汰、提高港口岸电利用率、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等减排措施,为石化产业发展预留出保障指标。

4.向省级层面要指标。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争取将省能源集团电厂的减排量用于我市产业发展。

四、关于贸易体制问题

打造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既要靠生产、制造、加工,也离不开贸易、物流、金融。由于目前贸易体制影响,大型石化原油加工、贸易、船舶加油等注册都在北京、舟山等地,导致宁波石化体量做不大,税收收不到,在国际上更无话语权与定价权。我们在调研时,镇海、北仑、大榭三地都呼吁要加快发展石化贸易、能源金融,这样有利于辅助产业发展,形成宁波石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格局,也有利于发挥宁波石化产业生产基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同时,便于做大GDP分母,降低能耗数值,提高用能标准,从而提升宁波石化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因此,建议:一是继续推动原有中石化相关销售物流公司做大贸易量、提升贸易额、完成计划销售额的承诺。二是做好新增项目的管控,对上马的大项目特别是央企落地项目要落实贸易量,确定销售额。三是抓住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联动创新区的契机,积极申报化工油品全产业链自贸区,着力打造“两中心一平台”,即化工品国际贸易交易中心、化工品国际分拨中心、化工(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