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叶盛: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
|
| 字号:[大 中 小] 发布日期:2021-02-23 信息来源:宁波日报 信息作者:单玉紫枫 |
|
|
|
宁波地区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5000多家,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近600家,总产值占浙江省汽车制造业产值的一半,汽车制造业已经跃升为宁波地区第一大产业。 然而,受全球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影响,汽车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芯片等一些核心零部件的供应不足直接制约了汽车生产,多家整车厂采取了限制性生产的措施,纷纷下调生产计划,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设备急需突破。为此建议: 重创新。要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重点攻克一批关键零件、关键设备的“卡脖子”问题,加快创新型成果的转化。 拓市场。立足国内大循环,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内需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可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开拓新的市场,形成新的增产点。 供应链整合。充分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搭建的服务平台,对供应链进行整合、提升,通过战略合作关系的建设、供需间的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实现整体成本的改善;在资源集聚的地区布局建设全产业链、全流程服务基地,整合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信息化助力。导入创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如ERP、WMS等,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打造数字化工厂,用科学、精准的数据管理企业,让管理更简单、更人性化。通过云平台、大数据的应用,使管理过程实时化、管理结果显现化。 战略引领。市委已经明确提出“246”发展规划,汽车产业是重点培育的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我市零部件企业必须以此为契机,做好产业布局和产业延伸规划,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