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联系服务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发布时间 : 2020-08-20  09 : 13 来源 : 委员工作委 字号 : [] [] []


污水处理厂建设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民生福祉。8月18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叶正波赴镇海区联系服务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开展“三服务”活动,市政协委员工作委主任马春骐参加。

据了解,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区域涉及江北区、镇海区和海曙区,工程服务面积约为287平方千米。三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期新建污水处理工程,一、二期提标改造工程和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工程。该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额1.4亿元,现已完成1.1亿元,完成年度有效投资达79%。

下车伊始,叶正波副主席一行直奔施工现场,看望慰问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建设工人,向他们表示感谢和问候。之后,现场查看施工进展并召开了座谈会。

由于受疫情、梅雨期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该项目存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为确保工程进度,建设单位联合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对施工方案进行节点优化,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采取多种安全保障措施,加大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物资的投入,预计能按期完成全年目标。

市水务环境集团的负责人表示,污水处理行业投入大,回报低,收入远远不能覆盖成本,我市污水处理厂亏损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我市1吨水价中包含1元钱污水处理费,而实际污水处理光运维成本就达到1.6至1.8元每吨。

对此,市水利局负责人建议:一是市级财政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做法。把污水处理费按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处理、营运、维护费用由财政另行支出,如污水处理费不能保障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则由财政部门给予补贴。二是变尾水利用“小循环”为 “大循环”。尾水即再生水是指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但尚未达到水环境标准的工业、生活、农业排水。目前我市尾水利用率不高,仅仅局限于个别污水处理厂和工厂之间的“小循环”,建议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在市级层面加大尾水回收利用统筹力度,变“小循环”为“大循环”,既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收益,又促进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