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前湾新区地处沪杭甬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是上海“南下临海”、杭州“东进向湾”、宁波“北上拥湾”三大区域战略的融合交汇之地,是我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的重点区域。集中资源要素推进宁波前湾新区建设,对于谋取宁波在大湾区发展中的主动权,借势“大湾区”加快名城名都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民盟宁波市委会在今年召开的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交集体提案,建议从规划体系、交通体系、示范区域、市区融合、体制机制等方面推动宁波市前湾新区建设。 提案建议,加快开展规划编制。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统筹谋划前湾新区的总体定位,协调推动新区规划与相关区域规划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推动余姚、慈溪与杭州湾新区的协调发展,激发各区域共同打造前湾新区的积极性。设定启动区、核心区和辐射区,对启动区与核心区集中重点发展,引领整个前湾新区建设。 开辟对外交通快车道,加快建立公、铁、海、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纳入上海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及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打造区域快速交通体系,推动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立体化交通格局,推动跨省省际客运班线的公交化运营,打造公交化运营的客运走廊。 打造高水平浙沪合作示范区,深度对接上海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科创资源、开放平台和服务功能。打造高能级先进制造业创新区,将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前湾新区构筑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打造高质量长三角枢纽服务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医疗服务等,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医院和学校,力争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丽幸福湾区。 成立前湾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建设时间表与路线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市、区(县市)、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更新管理理念,推动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加大资源要素倾斜支持力度,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布局、产业资金分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与支持。建立与前湾新区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人才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