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计划单列以来,宁波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海外“宁波帮”人士全力支持家乡建设,使宁波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从内河小港到东方大港、从商埠小城到现代化都市等一系列的跨越,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与故乡人民一起走过不平凡岁月的海外“宁波帮”乡贤前辈,更加怀念对宁波开发开放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包玉刚先生。 包玉刚先生对祖国和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把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初期,他出资向国内订购船舶,捐巨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香港问题上,包先生身体力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斥巨资争得九龙仓、入主会德丰,对稳定港人信心,繁荣香港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受聘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充分发挥自己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为香港的顺利回归作出了突出贡献,小平同志称赞包先生是“功在国家”。包先生积极拥护和响应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在故乡宁波捐资兴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路、居民生活小区,还发动并带领家族成员、海外宁波籍人士为家乡捐建了一大批社会公益项目。他欣然担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乐于担当“宁波大使”,为提升宁波城市地位奔走呼号,为发展临港工业出谋划策,为筹建北仑钢厂多方联系,为建设开放宁波机场牵线搭桥,充分表现出一位海外游子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和报效桑梓的拳拳之心。 在包玉刚先生诞辰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宁波市政协组织力量将包先生与宁波开发开放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加工,汇编成书。全书“上篇”为有关领导和当事人回忆叙述,“中篇”为包玉刚先生有关宁波的部分讲话和信函,“下篇”为当年部分报刊和书籍对相关情况的报道和记载,“附录”部分为档案史料与相关记载,力图真实地呈现包玉刚先生与家乡人民一起走过的为后来宁波快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那一段不平凡岁月。 (出版:2008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