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宁波市北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日趋紧张,其中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供需矛盾尤其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区政协教育组在今年的区政协全会上提案献出破解之策。 “全面二孩”政策带来了大量阶段性的新增人口,不少儿童将于2019年进入幼儿园,2022年进入小学。区政协教育组认为,如果不早作预案,对于原本就不足的学前段和义务段教育资源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同时,北仑近几年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中心城区明显南移。原中心城区被置换出来的二手房因区位、价格等原因,大多由外来人口购买并且入户,直接导致城区学校就读人口的急剧增长。 区政协教育组调研发现,从本地户籍就读人口情况来看,随着北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拆迁安置工作的进行,霞浦、小港、大碶等区块的农村人口大量入城,适龄儿童均要就读城区学校。北仑是沿海开发开放的热土,又是工业集聚的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工作或创业,“新北仑人”数量逐年攀升,近几年持续处于高位状态。目前全区户籍人口38万,居住人口近90万。这对原来就已经趋于饱和的城区学校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016年11月,北仑区的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施行“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和“流动人口纳入体系,保证同城待遇”的新居住证制度。区政协教育组认为,这将导致中心城区和各街道就读人口再创新高。 为此,区政协教育组提案建议,政府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已有幼儿园的指导督查、考核评价,取缔一些低标准、待合格的“准办园”,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学层次,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化发展。政府在严格审核条件、提高办学标准的原则下,可以出台一些利好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开办规范、优质的民办幼儿园,以弥补当前公办幼儿园的不足,新蕾吉利、四季、世茂等幼儿园依托企业资金办园的成功模式值得推广。建设、监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对于新开发的小区,必须确保幼儿园布点到位,使适龄幼儿都能就近入学,政府普惠能够基本覆盖,对于已经出现幼儿就读问题的小区,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争取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等待、疲于应付。小区配套幼儿园所需要的土地并不多,可以由政府出面,回购部分土地新建幼儿园,或利用拆迁改造等契机扩建幼儿园,或对空置房子进行挖潜,如岷山路两侧,可以考虑利用空置的物业用房、商铺、空地办幼儿园。 同时,义务教育段的资源配置可由各街道唱主角,发改、规划、建设、人社、教育等部门积极配合,根据当前实际,尽快做好人口聚集区块教育资源的扩容工作,在新碶街道的岷山路、宝山路、庐山路区块,霞浦街道的九峰区块,尽快规划新建(或扩建)小学和初中,解决当地群众的实际困难。教育部门可进一步完善借读生积分入学办法,对新户籍制度改革后随迁子女继续执行积分入学制度,并适当加大区内资源调节力度,相对平稳地度过户籍制度改革初期和区域教育资源的紧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