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学校体育场地及室外健身设施的开放时间能否延长?”“东谷湖景区部分道路不平整,市民休闲锻炼存在安全隐患,改建过程中能否考虑使用塑胶跑道?”“建议小区在实施改造前,将休闲步道建设纳入规划。” …… 日前,在象山县政协协商恳谈会上,委员们根据前期调研情况,与教育、体育、住建、财政、规划、政府办等相关负责人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县政协主席俞骏说,要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省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完善城区健身步道及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根据实际,委员们建议,统一规划建设,住建、规划等部门和丹东、丹西街道加强联动,摸清城区现有休闲健身步道及设施基本情况,制定城区健身步道专项规划,科学设定远期目标与近期计划,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分期分步推进建设,逐步完善城区健身步道布局。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实际区分层次和标准,加强丹西区域健身步道和公园绿地的规划布局,更好体现区域平衡性。 如何统筹推进实施?委员们提出,加强东谷湖区块环境整治,研究路面修复铺设方案,完善健身宣传标识;将健身步道建设纳入新住宅小区建设、棚户区和老小区改造规划之中,可以在小区内建设,也可在小区外人行道谋划,方便健身人群就近锻炼;结合北面洋水库改造工程,建设环湖健身步道;健全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城北步道功能;加快推进城区瑞龙寺、凤跃山森林公园,完善城区绿地公园和城市水体建设;将大目湾新区、仇家山村等纳入健身步道,充分利用仇家山等村的优良条件,着力打造有特色的城区登山步道。 现有健身场所和设施,能为居民健身需求提供更大便利。对此,委员们认为,中小学校是目前城区居民健身的重要场所之一,要根据不同时节科学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并适当延长;进一步完善操场照明、监控等设施,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工业园区、有条件的企业内的健身设施、步道向社会开放 ;强化分类管理,对城区健身步道、登山步道、学校场所等加强管理,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街道职责;积极探索 “民办公助”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身休闲步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