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棋先生于1913年出生在慈溪师桥镇柳树下恒德堂祖宅。他少年辍学离乡,到江苏吴县、上海等地学生意。聪明能干、善于经营的沈先生,青年时就与他人在上海合作创办了大丰纸行。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经商困难,他于1948年离沪去香港。在香港艰苦创业数十年,于1960年独资创办了利泰纸行。他励精图治,纸行生意兴隆,业务蓬勃发展,终于成为香港纸业界一位颇具实力的企业家。
沈先生在欣慰自己事业有成的同时,从未忘记幼年失学的痛苦,也常常眷恋着养育他成长的故乡——慈溪市师桥镇。自从祖国改革开放以后,他那颗爱国爱乡的心更为激荡。他寻思,“国家富强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赖于教育,教育是兴国兴邦的头等大事,培养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此,1986年起,他先后在家乡捐赠人民300多万元,扩建文棋中学,兴建文棋小学和文棋职高三所总面积为70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并逐年为学校增添办公设备,改建体育活动场地,新建篮球场地,使师桥镇中小学配套成龙,教育设施齐全,有力地推动了师桥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这三所教学楼高高耸立在师桥镇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坚实的三角形图案,成为师桥镇教学区的标记,也是沈先生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见证。
师桥中学与文棋中学
沈先生热心公益事业的第一项义举便是兴建文棋中学。1983年4月,沈文棋先生从香港经上海护送其母亲的骨灰回乡安葬。他在乡亲陪同下故地重游,最使他感慨的是少年时代就读过的母校——承志小学依然是那么简陋和破旧。他当即对亲人们表示,一定要在家乡造一所像样的小学。慈溪县侨联得知他的心思后,表示赞成。并派叶令民、蒋玉意俩人陪同沈先生参观白洋湖口爱国老华侨吴锦堂先生的墓地。沈先生在吴锦堂先生墓前脱帽肃立鞠躬致敬。看到吴先生热心公益,造福乡人,被后人纪念和敬重的事迹,更加激起他为家乡办学的决心。随后,沈先生又实地考察了慈溪实验小学,使自己对建造学校心中有了一个底。沈先生返回香港后,立即着手筹划建校一事。翌年初,他写信给慈溪县侨联主席黄祖金,主动提出要捐资为家乡建造一幢教学楼。沈先生原意是想改善承志小学的办学条件。但经教育部考察,承志小学四周是狭长的居民住房;再则,师桥镇已有一所较好的海隅小学;而同时,师桥中学校舍紧张,条件又差。于是,有关部门在征得沈先生同意后,决定将沈先生的捐资用于建造师桥中学新教学楼。
1985年春,师桥镇书记施荣良,县侨联副主席蒋玉意、师桥中学校长杜美玉等邀请沈文棋先生前来会面并具体商谈。会谈那天,在县府第一招待所会议室里虽清茶一杯,但其乐融融,气氛轻松愉快又和谐。体现出沈先生为人朴实诚恳,不讲排场,勤俭节约的本色,经过双方充分协商,沈先生很高兴地在捐赠协议书上签了字,随后,他还再三嘱咐蒋玉意、施荣良,在经费上要精打细算,在工程上要保质保量,并指定请侨联副主席蒋玉意负责这项工程。
当年6月,师桥中学文棋教学楼筹建领导小组正式成立。7月,按沈先生“要造一所好一些学校”的意愿,参照县实验小学的模式,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征得沈先生的同意。这所教学楼为三层建筑,朝东立面,两侧一横排,四周围墙。占地面积为53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80平方米,总造价为14.7万元。9月,按计划动工建造。
沈先生人在香港,心系学校的修建。1988年初,他即派人来师桥了解,察看工程进展情况,并在工地将施工情况录了像。沈先生看了录像后,对工程建造感到十分满意。
一年后大楼完工,学校又搞了一些配套工程和附属设施建筑。主要是围墙和道路铺设,并添置了 12个教室所需的全部桌椅板凳。沈先生对此项建筑总捐赠金额为36万元港币。1986年9月,沈先生应邀前来参加教学楼落成典礼,受到了师桥人民和师桥中学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落成典礼上,宁波市副市长朱尔梅、慈溪县副县长唐廷文、观城区委书记叶镇豪、区长翁欣问、师桥镇党政领导,以及县委统战部、县侨领导等出席,沈先生委托其侄子沈兴富讲了话,县教育局聘请沈先生为师桥中学名誉校长,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聘书,并在会上表示为鼓励学子,自愿出资设立奖学金,每年定为1500元,以后增加到2250元。这次落成典礼上的照相,后来收集成册寄给沈先生留念。
1987年4月,沈先生偕夫人和侄子沈兴富同来家乡探望师桥中学师生,又捐款建设学校门卫值班室。1988年9月,沈先生夫妇及好友再次回乡,他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特地选定在星期天来校,先生听取了校领导的汇报,当校领导讲到在先生爱国爱乡的精神鼓舞下,学校取得出色成绩时,沈先生连声称好。接着,他又仔细察看了整个学校。当看到操场亟须整修时,便主动提出:“学生要读书,也要运动,操场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我愿捐资4万余元整修操场。”
为了感谢先生对学校的贡献,同年10月,慈溪市教育局发文,正式批准师桥中学更名为“文棋中学”。
1991年新春伊始,文棋中学向名誉校长写信拜年并汇报当年办学取得的突出成绩。沈先生接信后,他给校领导写信,愿以每年l万元港币设置文棋中学奖教贷学金(后改名为奖教助学金),以鼓励师生勤奋学习,创造优异成绩。是年,沈先生八十寿庆时,文棋中学师生共绣“松鹤图”一幅,祝沈老健康长寿,并答谢他对家乡学子的一片爱心。沈先生在回港途中,与送别的亲友商议后说,为扩大学校的经费来源,我愿帮助办一家校办工厂。此后,他就将价值5万元的机器设备捐赠给学校办厂。第二年,在有关方面的全力支持下,文棋中学新办了“兴文五金塑料厂”。
随着事业的发展,入学人数的逐年增加,师桥镇的中学又显得拥挤,沈先生得知情况后,又捐赠60万元扩建文棋中学,经有关方面协商,决定新建文棋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496平方米。沈老委托外甥范瑞明和玄甥范永侠为代理人,负责督造工程。1995年7月动工,1996年3月基本竣工,扩建后的文棋中学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沈先生的热心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几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慈溪市先进单位,经教委验收,获“达纲学校”称号,被评为“省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先进学校。优秀教师和学生升学率为观城实验区十三所中学之首。尤其是学校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93届毕业生蒋碧辉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获一等奖、宁波赛区第一名,受到文棋先生的嘉奖。
文棋小学与文棋寿庆
文棋中学落成后,沈先生感到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好事而内心十分欣慰。还想在自己八十寿辰之际,再为家乡做点好事。1990年春,市侨联副主席蒋玉意和镇党委书记李兴德、镇长卢建中等前往深圳拜访沈先生。沈老和他的好友港胞柴乾良先生亲临蛇口迎接,并邀请慈溪市政府(此时已撤县改市)驻深圳办事处主任杨元表一同会晤。交谈中,沈先生诚恳地说;“我从小没文化,想再办一所小学,培育家乡人才。”镇领导为沈先生这种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精神深表崇敬和感谢,沈先生当时表示捐资40万港币修建“文棋小学”。
1991年11月4日,文棋小学正式破土动工,校址选定在桥西岸村的南首,占地面积为10. 5亩,校舍主楼三层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沈先生夫妇和他的利泰纸行顾问朱志耀教授等一行来师桥镇参加文棋小学的奠基仪式。1992年秋,文棋小学主楼全部竣工,这年正好是沈先生八十高龄的寿庆之时。他愿自己的生日与文棋小学的落成典礼一起来庆贺,表达了这位老人热爱家乡,关心教育的一片赤子之心。
10月3日,文棋小学举行落成典礼。是日久雨初睛,天气格外晴朗。从329国道路口到文棋小学沿街二里路长的欢迎队伍由镇政府机关同志和文棋中学、小学师生组成,他们手持鲜花和彩旗,还有鼓乐队和腰鼓队配合,8条彩幅、50余幅五色标语和彩带形成了一个气氛十分热烈的迎接场面。与沈先生同来参加庆典活动的除他的夫人和女儿外,还有由邹星培为团长、孔爱菊、邹星炳,赵小蝶为副团长的宁波旅港同乡会金秋回乡考察团一行28人。宁波市副市长陈守义和宁波市侨办、侨联的负责同志等前来参加庆典活动,慈溪市委书记谢建邦、市长胡永先等在校迎侯贵宾。
落成典礼的会场设在学校大操场,正面二楼高悬一幅文棋小学落成典礼会标,大楼两侧六幅直式彩幅写着贺词和祝福沈先生寿庆的祝语,庆典中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祥鸽绕飞,气球飘扬,烘托着热烈又隆重的气氛。市领导相继致贺词,镇党委书记黄连根向到会贵宾表示祝贺和感谢,对沈先生八十寿庆祝福。随后沈先生的女儿黄沈慧珍致答谢词,她以父亲创业的艰难和助学为乐的精神勉励学生勤奋学习,早日成才,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贡献。
师桥镇还特制一块红木匾额,上书“造福桑梓”四个双钩贴金大字,由应厚丰先生书写。沈先生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家乡人民的这份礼品。
沈先生在繁忙的日程中不但抽空视察了文棋小学校园,还到班级听课,了解上课情况。并邀请三位校长座谈,又作东宴请。他点霉苋菜、腐冬瓜等家乡名菜以表恋乡之情。席间,他再次提出捐资20万元,为文棋小学添设实验室、多功能教室、教师宿舍和学校食堂,另捐1万元作为学校绿化环境费用。
文棋小学在沈先生的厚爱和关切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建校四年来在教学质量和各项活动中捷报频传。1995年学校选送6名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特等奖一名、获一等奖三名、获二等奖二名;校舞蹈队在慈溪市第一届中小学艺术节汇演中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在第二届中小学汇演中获一等奖。此外,在1995年中小学书画比赛中,绘画作品获二等奖、硬笔书法一等奖、毛笔书法三等奖;体育田径队连续二年荣获市体育比赛团体第三名。
文棋职高与文棋小楼
沈文棋先生为家乡捐资办学可谓一往情深。继文棋中学、文棋小学后,他心中又萌发了一个愿望,即在家乡再办一所高级中学,使师桥镇的教育配套成龙。沈先生这一义举得到了家乡人民的敬佩和赞扬。
1993年6月3日,沈先生夫妇携女儿及香港旅行团约50人来家乡观光,与师桥镇签订了建造文棋职高的意向书。意向书说:为了培养建设人才,愿意出资100万元,在慈溪市师桥建造文棋职业高中一所,并委托其外甥范瑞明具体办理此事。文棋职高选址在文棋小学的南面,占地11.7亩,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设11间教室、3间办公室及附属用房和操场等。校舍为面东三楼二侧立面,总投资为146万元人民币。
沈先生年事已高,他眷恋故土,思念家乡,为使自己今后回乡观光时有个居处,想在师桥土地上建造一栋文棋小楼。他的想法很快得到家乡各级政府部门的同意,并将楼房地址选在文棋职高的斜对面,与文棋中学和文棋小学比邻,小楼参差二层,共212平方米,造价30万元。在这里,使他每天都可以看到学校师生。
在文棋职高建造过程中,沈先生多次来电话询问工程的进展和质量,而很少过问自己小楼的工程情况。对建造式样的设计也表示随便一些,要求不高,这种置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令人可贵可敬。
1994年10月28日金秋季节,沈先生及夫人、女儿前来参加文棋职高落成典礼,香港甬港联谊会金秋观光团一行50余人在会长忻礼轼、副团长李昌明、包玉书率领下也同来师桥参加文棋职高的落成典礼。慈溪市委书记汤黎璐、市长胡永先、副市长陈继光、统战部长叶镇豪等领导在校门前迎候。庆典会上,师桥镇镇长毛加强主持会议,镇委书记宋向阳致欢迎词,市长胡永先、省侨办、市教委等领导也相继致词祝贺。浙江大学校长胡建雄教授到会讲话并赠送贺礼。香港金秋观光团团长忻礼轼先生和沈文棋先生的女儿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文棋职高校长余顺林郑重地向沈先生递交了聘请其为师桥职业高中名誉校长的聘书。
文棋职业高中于1994年9月1日正式起用。在职高短暂的教学中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中考成绩获慈溪市第一名,职高学生的珠算平均成绩摘取了慈溪市的桂冠,团体竞赛获全市第二名,学校被命名为卫生先进学校。学校党支部获1995年市级先进党支部。去年还办起了大专函授班,至今已授教学生150余人。
作者:洪新华,慈溪市师桥镇党委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