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县下应镇宗华幼儿园、宗华小学、宗华中学和宗华职业中学,是由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港龙航空公司董事会主席、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顾问、香港宁波同乡会、香港上海总会名誉会长曹光彪先生捐资创办的。
曹光彪先生祖籍鄞县下应镇曹隘村,1920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曹厚敦,字宗华,曾在上海河南路美伦呢绒西服店当店员,后与人合伙在棋盘街开办鸿祥呢绒店。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发动淞沪战争,正在高中读书的曹光彪被迫辍学,到鸿祥呢绒店任职。青少年的坎坷经历,养成了他刻苦耐劳、力求进取、努力不懈的创业精神。1939年,他继承父业,任鸿祥呢绒店经理,时年19岁。在当时的战乱年代,呢绒店经营十分艰难。但由于他经营有方,讲究信誉与效率,在顾客中信誉很高,“鸿祥”营业蒸蒸日上。以后又辗转到南京、重庆等地开拓事业。抗战胜利后,在台北和宁波分别开设分店。1949年,曹光彪先生到香港另辟天地。1954年,他在香港创办了港埠第一家毛纺厂,由于他管理有方,经营得法,工厂业务直线上升,企业效益显著。从一间小规模的毛纺厂发展成当今拥有 8000 多名职工的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并在澳门拥有一家有3000多名职工的分厂。“永新”业务遍及全球,在毛里求斯、美国、法国、葡萄牙、日本、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均设有分支和合作机构,成为执港澳地区纺织业之牛耳的多元化跨国集团公司。
曹光彪先生是一位爱国企业家,他非常关心和支持祖国的经济发展。七十年代初,他目睹内地工业设备陈旧,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在“四人帮”粉碎后的1978年,他第一个提出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在内地办厂的设想,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先后在广东、黑龙江、北京、上海、山东、深圳、厦门等省市投资创办了30多家合资企业,经营范围涉及毛纺、毛织、丝绸、电力、食品加工、航空、棉纺、麻纺、宾馆等9大行业。至今,他在内地投资项目已达50多个,有力地支持了祖国的经济发展。1985年发起创办港龙航空公司,开辟了香港——北京——上海航线。
曹家素有热心捐资兴学的传统。建国前,光彪先生父亲曹厚敦捐资为家乡建立宽仁学校。后来由他捐资改建为宽生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改为公办。由于学校布局调整,曹隘村与妙胜村划为一个学区,校址设在妙胜村。当时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学校一直没有发展,小学校舍仅3个教室和2间办公室及部分生活用房,而运动场是生产队的晒场,教学设施非常简陋。并且曹隘村学生要到妙胜村去读书,非常不便。1987年,曹隘村曹姓长辈、82岁高龄的曹章裕老先生写信给香港的曹光彪老先生,向他介绍家乡的教育情况。光彪先生接到曹章裕老先生的信后,马上把这件事嘱托给永新企业的分支机构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赵文正先生办理。
1988年1月28日,赵文正先生写信给当时任宁波副市长的陈同海:“……据说鄞县潘火乡曹隘村目前没有小学,村民子女上学困难,如果情况属实,我想筹点款,帮助教育局在该村建一所小学(包括幼儿园)。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小学(包括幼儿园)校舍和学校设备的一切费用。鄞县教育局提供土地、教员,管理和维修费用由鄞县教育局负担。学校建成后,产权归鄞县教育局,鄞县教育局要负责把学校办好。请提供详细资料,以供进一步研究落实。”赵文正先生接到陈同海副市长复信后,又亲自到鄞县,在县侨办、教委领导陪同下到潘火乡考察和协商捐资办学各项事宜。当时的潘火乡政府领导和中学校长毕忠财向赵文正先生介绍了全乡教育情况,陪同赵先生参观考察了潘火乡中学和妙胜小学的校舍和教育设施。
潘火中学是乡办的初级中学,校址紧靠公路,三面是工厂和居民区,周围环境嘈杂,加上学校结构调整,一些在“文化大革命”时附设小学的初中,由于师资和其它条件不具备,教学质量低下,所有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均要并入到乡初中,使原本已经简陋而狭小的校舍更加拥挤,乡政府欲扩建新校舍,但缺乏资金。赵先生看了潘火乡中学和曹隘村及妙胜小学后,感到学校条件确实很差,曹隘村学生到妙胜村去读书,要过田畈、河塘,遇到刮风下雨,道路泥泞,确很不便。赵先生认为捐资兴建学校之事,回港后请曹光彪先生定夺。赵先生返港不久,于5月来信:培养人才,要从孩提时代抓起,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准备捐资人民币85万元,帮助建造曹隘村幼儿园、小学和潘火中学。潘火乡政府与曹隘、妙胜两村研究后,决定划出土地15亩作为新中学用地;再从曹隘村东首,邻近妙胜村地段划出3000平方米土地作为幼儿园和小学建设用地。由乡和村分别组织建筑队伍施工。在建造过程中,赵先生对工程建设非常关心,经常写信来询问情况,说有什么困难可写信告诉他,并要求乡政府和学校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以保证质量。
1988年底、1989年初,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及附属建筑,以及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的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的幼儿园及附属建筑,先后基本建成。为表彰曹先生的爱乡之举,并根据曹的意愿,政府决定以曹先生父亲的字(宗华)命名为“宗华幼儿园”、“宗华小学”和“宗华中学”,并请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芳题写了校名。宗华系列学校正式开始启用,学生搬进了新的校舍学习。是年,赵文正先生再次来潘火乡,察看了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后,对项目建设表示满意。同时发现运动场和学校北面的河塘尚未砌石又没有围墙,表示愿再次捐资。1990年又汇来4万元人民币修建田径场和河塘。
1990年1月,宗华中学、宗华小学师生写信向曹光彪先生汇报了搬入新校舍后的教学情况,曹先生都一一作了复信。他在信中勉励全体师生珍惜自己取得的成绩,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进展,为家乡、为祖国焕发出更大的光和热。同年,赵文正先生又亲临宗华中学和宗华小学视察。听取了校长的工作汇报后,深感满意。对校长周志钧说,从现在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宗华中学最好能办到高中段,这样有利于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教学,希望周校长向县教委提出建议并作出答复。县教委根据鄞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教育布局的现状,建议曹先生创办职业高中。并拟就了三个方案曹先生定夺。1992年2月赵先生来信告知,曹先生同意以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名义捐资118万元人民币,建造宗华职业高中,总建筑面积为3130平方米。宗华职中依托宗华中学而建,校址选在宗华中学的东首。宗华职中于1992年底竣工,请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宗华职业中学”校名。
1993年6月13日,举行了纪念宗华中学建校五周年暨宗华职业中学落成典礼。曹光彪先生、李达三先生和夫人耀珍女士、港龙航空公司董事曹其东、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曹其镛先生及夫人罗碧女士、永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曹其真、曹其锋先生等一行30多人应邀与宁波市、鄞县党政领导一起出席了庆典。曹光彪先生和中共鄞县县委书记为宗华职业中学落成剪彩。曹光彪先生在落成典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市、县党政领导,宗华中学及宗华职业中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表示感谢,说资助家乡办学只不过出了一点微力,这是应该做的。勉励教师们继续发扬敬业乐业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祖国争光。随后,在校长李国忠陪同下,参观了教学楼、综合楼、运动场及校园其它设施。曹先生一行贵宾对学校硬件建设表示满意,感到内部软件设施配套尚未齐全,表示要再次捐资添置电脑等设备。离校前,还挥毫写下了“在校努力学习,学成建设国家”的题词。1993年,曹先生又捐资23.8万元人民币,为学校增添了16台电脑、一台复印机、高速油印机及其它现代化教育设施和部分图书。至此,曹先生以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名义为宗华系列学校捐资共达230万元人民币。
宗华幼儿园、宗华小学、宗华中学和宗华职业中学建成后,学校分别以“诚实勇敢、团结活泼、勤奋好学、文明守纪、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和“文明严谨、求实开拓”为校训。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发挥新建学校的优势,在努力搞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勤工俭学,筹集资金,购置教学设备、图书及仪器,继续优化教育环境和改善教学条件。至1996年,宗华幼儿园、宗华小学校园四周全部植树,校园中建起花坛,美化了环境。建造了环绕教学楼的60米跑道,并在运动场上安装了单杠、双杠等体育设施,设立了图书室、自然实验室,添置了投影仪等教学设施。还安装了自来水,购买了煤气灶等生活用具,使教师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宗华中学、宗华职业中学有教学楼二幢、综合楼一幢,设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语音教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和一个服装实验工场。几年来经过多渠道集资,共投入210万元人民币建造了学生宿舍楼一幢、购置了一批电化教育设备,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宗华系列学校的建立,大大改善了潘火学区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潘火学区教育的总体水平。为褒扬曹先生的助教义举,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分别授予他“爱乡楷模”和“荣誉市民”称号。(原载《鄞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作者:李国忠,鄞县下应镇教辅室主任、鄞县宗华中学、宗华职业中学校长。
王文杰,宗华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