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氏家族捐资办学纪实
发布时间 : 2015-09-17  15 : 14 作者 : 谢世裕 字号 : [] [] []

  198893日,应昌期先生偕夫人唐平尘女士和儿子应明皓博士由六弟应昌明夫妇陪同,从杭州乘火车到宁波。市海外联谊会唐嘉善副会长、江北区海外联谊会秘书长罗丰年等到车站迎接。

  应昌期先生是宁波市慈城镇人。父亲应星耀先生,先后任慈城镇中城小学教师、校长近四十年,桃李遍地。应昌期有七兄弟,他是长子。小学毕业后,升入慈湖商校(慈湖中学前身)读书。1932年去上海统源银行当练习生,1938年考入福建省银行,同年与上海东南体专毕业生唐平尘女士结婚。后来唐女士也曾在中城小学任教。1945年抗胜利后,他随严家淦赴台湾从日本人手中接收台湾银行,直到1963年才离开银行,经营商贸和工业。应先生非常爱好围棋,曾创订计点制围棋规划1988年起出资百万美元,举办应氏杯国际围棋大赛,至今已举办了三届,他们有一子三女。独生子应明皓,现任宁波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两个女儿都已成家,侨居美国。

  94号,应昌期先生一行回到阔别四十余年的慈城老家探亲。当时,江北区区长孙炎彪、慈城镇委书记孙杏莲以区海外联谊会和慈城分会负责人身份接待他们。在参观应氏故居时,应先生对孙区长说:“周围的面目全已改变,唯有我家老房子还是依旧。这要感谢政府对我家故居的保护和修复。”他同夫人、儿子在故居前频频拍照留念。随后,到了慈城第二小学( 原中城小学)参观。进入校内,40余名学生列队欢迎,鼓号齐鸣,应先生一行受到热烈欢迎。看到小朋友个个活泼可爱,应先生激动得流出了泪水。在学校接待室里,孙炎彪区长向应先生通报了归还应氏故居等信息,并对他父亲应星耀先生早年主持中城小学的成就作了很高评价。接着,慈城第二小学周校长介绍了应老先生在中城小学任校长时倡导的优良校风,现在“二小”继续发扬当年的好校风。应昌期先生听了,感动得老泪纵横。当即草似捐赠祖屋二间半的意愿书,并且说:“我想捐资新建一所中城小学,让下一代有个较好的学习场所”。

  慈城的一天,除了参观故居、原中城小学、慈湖中学(即当年应先生读过书的慈湖商校)和师古亭外,还登门走访了大舅父、小舅父、姨表弟等亲戚。唐平尘女士非常高兴地说:“今天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要走的地方都走到了。”应昌期先生接着说:“这要谢谢家乡父母官安排得当。我下次要悄悄溜进慈城来,再不敢这样惊动政府了。”

  此后,在宁波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江北区政府多次召集区文教局、侨办和慈城镇负责人研究重建中城小学方案,多次与应昌明先生联系。19881112日,又与其弟应昌世、应昌明等商谈校址、学校规模等。12月1日起,动员建筑红线内居民拆迁。这次动迁面广量大,直到次年4月份,居民112户,单位11家拆迁完毕,计0.8万平米,新校可用土地为1.2万余平方米(包括原“二小”操场)。

  198953日,应先生二弟应昌立、四弟应昌世、六弟应昌明和儿子应明皓等先生来到慈城拆迁现场踏勘,一致感到十分满意。此前,宁波市市长耿典华、副市长陈文宪和省人大副主任、中城小学老校长朱祖祥分别到拆迁现场视察。第二天上午,应昌期先生夫妇与应明皓先生等,在副市长陈文宪、区长孙炎彪陪同下,在慈城镇举行了隆重的重建中城小学捐资仪式。应先生慷慨捐资107.44万美元,以及全部外墙挂面建材,在捐资书上,应明皓先生代表应氏后裔捐资方签字,陈文宪副市长代表受资方签字。

  95日,中城小学基建办公室成立,聘请一位工程师负责质量监督,应氏家族自费从上海请一位老工程师,受捐资方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914日,举行“重建中城小学奠基典礼”,副市长应中甬、市府副秘书长凌国莲等参加,并打下了第一根钢筋混凝土桩。

  19904月初,由应氏后裔捐赠的墙面瓷砖100.5万片5万平方米),手提式电动瓷砖切割机20台、瓷砖粘贴振动机6台、钩缝用小型泥万60把,和混合于水泥内的瓷砖粘剂(俗称海菜粉,以增加粘合率度)800斤,分三批(每批7-8个集装箱)由台湾转口香港,再运抵宁波(以上材料与运费共计16.5万美元)。为了确保外墙贴面的施工质量,应先生还特地从台湾聘请黄家福师傅专程前来实地指导施工,这也使施工单位深受教益。

  199172日,中城小学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上,被评为优良工程。810日,中城小学隆重举行落成典礼,应昌期先生和夫人唐平尘女士、省人大副主任朱祖祥、宁波市委书记项秉炎为落成典礼剪了彩。耿典华市长代表省长葛洪升致词、陈守义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向应氏后裔代表、应昌期先生长子应明皓赠送镀金纪念盘。在落成典礼上,应昌期先生笑容满面地说:“我衷心希望这所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一流人才,为家乡、为祖国争光。”应先生此行带来了76位亲属和亲友。他为什么要安排在暑假期间来举行中城小学落成典礼?他说:“我要让第三代也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假期里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先到家乡参加中城小学落成典礼,之后安排他们到杭州、苏州、北京、西安等地去参观,看看祖国的锦绣河山、领略祖国的秀丽风光,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落成典礼结束以后,应昌期先生特地设宴答谢家乡父老的盛情款待和尽心竭力按时建成中城小学。在席间,10余位应氏家族成员登台集体演唱歌曲《回老家》,大意为:“乡土之情充满了爱呀,心里喜洋洋!家乡的风光变了样呀,心里喜洋洋!”歌声里充满了热爱家乡的深情,歌声和热烈的掌声激荡着每个人的心……

  新建中城小学,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校舍可容纳30个班组及相应的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馆和电脑室、语音室等电化教学设备,还有舞蹈、室内体操房、阶梯教室及大礼堂和有2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这样完美的校舍和教学条件,在宁波内的小学中是第一流的。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城小学定为“宁波市市级实验小学”。1993年被建设部评为“村镇建筑二等奖”(一等奖暂缺)。

  重建后的中城小学,现有29个班级,1300余小朋友。全体师生勤教好学,重振“中城小学”雄风,不辜负政府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应氏后裔和乡亲的厚望。最近,中城小学被市政府评为“捐赠项目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1992625日,应明皓博士代表应氏后裔捐资1300万元人民币,重建慈湖中学。慈湖中学创办于1902年,抗战期间毁于日机轰炸,1948年重建,建国后有所扩建,但不适应形势发展。应昌期早年曾就读慈湖商校(慈湖中学前身),后改为办师范学校,应先生也终止学业。他在校品学兼优,为师长同学所称道,这次回乡故地重游,表示愿为重建慈湖中学出力,在奠基仪式上,应明皓代表应氏后裔说:“为故里开发建设大业尽心出力,是我们海外同胞的一个共同心愿,我们希望家乡学子勤奋学习,早日成才,为家乡争光,为祖国争光。”1993123日,又捐资250万元人民币,用于添置教学仪器和建造2500平方米学生宿舍。

  1994824日新校舍竣工,91日启用,1024日举行落成典礼,应昌期先生夫妇及应氏后裔一行先到慈城中城小学参加应星耀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后,再到慈城中学参加落成典礼。前来参加典礼的有国务院特区办常务副主任葛洪升、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云林,浙江省副省长、宁波市市长许运鸿,原国家体系主任李梦华,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宁波市经济建设促进协会会长陈先,原省人大副主任朱祖祥等。

  新建的慈湖中学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校内建筑布局合理,东为生活区,西为活动区,中间为教学区。教学区内有行政楼、抹云楼①、初中楼、高中楼,共有36个教室,还有2个英语实验室、2个阶梯教室、1600平方米健身房,有4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省内外领导和专家视察参加后,无不啧啧称赞:“硬件全国少有,属省内一流”。为充实教学软件设备,应昌期先生还发动港台22位旅居海外校友,纷纷向母校捐赠致礼:有彩显486电脑30台、镭射印表机10台和大型铜管乐队全套乐器等。

  应氏家族捐资重建湖中学的同时,又捐资450万元人民币新建“倡碁幼儿园”,应昌期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期’与‘棋’(●)同音。先父给我起名‘昌期’,实际上正是‘昌棋’或‘倡碁’——‘昌盛或倡导围棋’之意”。因此把幼儿园命名“倡碁”。

  “倡碁幼儿园”在1992625日奠基,19948月接收儿童入园。该幼儿园占地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设有9个班级的标准配套的教学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有教研资料室、专用围棋室、表演厅、娃娃电脑室、高级电子琴室和大型活动室;并拥有数以千计的教学活动器具,每层还设有幼儿专用餐厅,有输送饭菜和点心的专用的电动装置。

  倡碁幼儿园环境优雅,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宽畅,并有戏水池、休息亭等设施。在落成典礼上,市长许运鸿和应昌期夫妇剪了彩。副市长陈守义在致词中说:“按‘造型优美、设施齐全、全国少有、省内一流’目标建设的倡碁幼儿园,是应氏家族在家乡捐资兴学、造福桑梓的又一义举,她的落成,为我市的教育史又添写了新的辉煌的一页,对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落成典礼上,台湾万通银行董事长吴尊贤先生向幼儿园赠送了两个精致的金盘。

  应昌期先生几年来捐资为家乡慈城兴建了慈湖中学、中城小学和倡碁幼儿园,为表彰应氏父子发展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宁波市人常委会授予应昌期、应明皓为“荣誉市民”,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应明皓为“爱乡揩模”的荣誉称号。

  作者:谢光裕,宁波市江北区统战部副部长。

注释:

①:抹云楼,宁波著名私人藏书楼之一,为慈城金融家秦润卿创建于1931年。秦老晚年,号抹云老人,即以“抹云”名藏书楼。1952年,秦将4万册藏书与楼房捐赠给国家。该楼在慈城孔庙前。重建中城小学时拆除。现将新建慈湖中学的图书馆,仍名抹云楼,以纪念秦润卿先生与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