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功能 绘就“大写的民生”
字号:[  ] 发布日期:2014-01-09  

  近年来,我市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民生问题,从整体发展远景入手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报批,着力以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布局优化、发展空间拓展和城市功能提升。通过深入实施现代都市“50100”工程,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镇海新城、北仑滨海新城等功能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开展交通拥堵、户外广告、城市主干道和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工程启动段建成投用。近几年,我市陆续实施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三改一拆”,成效显著。

  在提升核心区功能的同时,我市注重都市圈南北两翼发展,余姚高铁新城、慈溪文化商务区、奉化滨海新区等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杭甬客专、铁路宁波站等项目建成投用,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南北外环快速路等项目有序推进。

  然而在城市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带动水平和建设品质不够高、城市碎片化比较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宁波大都市格局?最近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借城镇化这股东风,抓好城镇形态治理、空间治理、面貌治理,使宁波城乡面貌有一个崭新的变化,打造更有品位的现代都市。

  代表委员们认为,城市功能提升,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他们建议,大力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要抓好城市核心景观系统建设,构建内外联通、高效快速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以特色园区集聚高端要素

  市政协委员、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 崔秀良

  当前,各类开发区存在发展同质化、项目无序竞争的现象,这势必会造成土地财政以及资源上的浪费。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创新平台,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要率先打造特色鲜明的功能区,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实现高端要素快速集聚,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材料科技城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错位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划分科技城核心区、延伸区、联动区功能,在核心区重点布局高端研发、创业孵化和总部基地,在延伸区、联动区重点布局新兴产业专业园,推动形成研发、孵化在核心区,产业发展在延伸区、联动区的融合发展格局;通过构建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创业社区、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等创新载体,统筹全市资源吸引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形成集聚效应。

  

    现代化大交通提速城市发展

  市政协委员、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学院院长 杨仁法

  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是引导和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20年来的建设,宁波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枢纽城市地位初步确立。但对外主要方向的直达性、大都市圈组团间的更快速大容量连接、港口机场的集疏运能力、城区路网总量及结构、公交都市的发展水平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建议加快建成“一环六射二复三连四疏港”高速公路网的同时,及早谋划升级“二环十射四连四疏港”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快建设市区快速轨道网的同时,及早统筹谋划并加快实施都市圈城际铁路,促进都市圈组团的均衡发展,缓解中心城区的规模压力。

  深化公交区域专营体制改革,持续大力度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引入现代有轨电车、BRT等中运量公交系统,优化功能完备、层次清晰的常规公交线网,强化并创新公交场站和公交专用道系统建设。

  

    轨道交通撬动城市新一轮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 朱瑶宏

  今年是轨道交通的开通之年。在经过近10年的前期研究及报批和工程建设的漫漫长路之后,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将于6月份建成通车,宁波人的“地铁梦”即将实现,宁波城市从此正式迈入“有轨”时代。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成,意味着宁波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幕正式开启,规划中的其余各条线路将依次登场,至2020年,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将基本形成。

  轨道交通的建成运营,将对城市发展带来较大影响。随着轨道交通周边沿线居民出行便利化,鄞州高桥、五乡等这些原本处于城市外围区域的吸引力将大幅提升,从而引导并推动城市空间的拓展。同时还将加强宁波各片区、各组团间联系,如1号线的运营将紧密串联宁波三江片城市核心区、东部新城、北仑组团。

  随着轨道交通的建成投运,城市路面交通拥堵将有效缓解,公共交通在居民出行中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宁波创建“公交都市”的目标加快实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