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推动特色街建设活跃区域经济
发布时间 : 2013-09-02  00 : 12 作者 : 系统管理员 字号 : [] [] []

  盛夏青岛,暑气正浓。在青岛市北区馆陶路和延安一路,德国风情街和红酒坊两条特色街正在火热打造中。与此同时,市南区的两条特色街——中山路1号德国啤酒花园和浙江路德式风情街建设将于近期启动,四方区青岛国际建材城特色街项目进入论证阶段……这些位于不同城区的特色街建设项目,都因青岛市政协的积极推动,而在全市特色街建设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并将在各自城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去年以来,推动特色街建设就被青岛市政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12月,市政协决定,为特色街发展牵线搭桥、献计出力。今年,市政协再次把特色街建设列为本年度重点推进的5项工作之一,并要求各部门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项目规划、招商引资等工作。

  青岛市政协之所以将推动特色街建设摆上履职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北区成功打造特色街的启发。2004年,市北区台东三路步行街经过二次改造,成为全市人气最旺的商业街,每天客流量多达20万-40万人次。这也是市北区打造特色街的发端,此后短短几年,该区通过旧城改造成功打造出啤酒街、文化街等12条特色街区。

  特色街建设的“市北样本”,鼓舞着青岛市政协作更深入的探讨——全市还有哪些资源能够挖掘?“市北样本”能否在全市推广?在特色街培育过程中政协如何发挥作用?市政协对多条特色街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提出打造特色街“一举十得”,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民生、文物保护、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扩大消费、保税物流、城市文明、对外开放和文化旅游10个方面,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今年4月,青岛市政协向市委提交了《依托旧城改造,立足改善民生,全力打造城区特色街的建议》,呼吁在全市推广市北区打造特色街的做法。市政协认为打造特色街应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科学规划,二是规范开发。要对特色街区的餐饮、娱乐、居住等各种业态进行科学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形成规模效应;在建设过程中,应确保特色街区建筑的平均高度、色彩风格等,与城市风貌、文化特点融为一体。另外,政府部门要为特色街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政协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阎启俊的批示,目前正在落实之中。

  青岛市政协不仅是特色街建设的倡导者,还是身体力行的推进者。市北区馆陶路德国风情街成了市政协履职实践的一块“试验田”。

  2008年9月,市政协主席孙德汉在市北区视察工作时,得知在上世纪30年代,馆陶路被誉为“青岛的华尔街”。目前,这条街上还留存着25栋历史优秀建筑,其中12栋为欧式建筑。考虑到青岛与德国的历史渊缘,孙德汉当即提出在馆陶路建设德国风情街的设想。提议得到市北区的积极响应并被迅速落实:一周内,德国风情街建设项目指挥部成立;10天内,风情街概念设计初稿完成;两个月后,风情街正式开工建设。市政协还派专人跟踪项目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改造中遇到的难题,并通过多种形式对风情街进行重点推介。目前,风情街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将成为集金融商贸、影视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欧洲风情特色街区。

  青岛市政协的实践步伐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迈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今年2月,孙德汉带领市南、市北等区市特色街建设负责人,赴德国、奥地利等国进行招商推介,成效显著。4月,应市政协的邀请,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赴青进行友好访问。施罗德重点参观了德国风情街等特色街的改造,欣然表示为特色街建设牵线搭桥。5月21日,借日本驻青岛总领事斋藤法雄到市政协拜会之机,孙德汉向他重点推介了市北区的特色街樱花小镇。5月30日,经市政协引荐,海峡两岸精致水果交流展在市北区天幕城举行,为提升特色街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