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宁波府属六邑,为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现在行政区域略有变动,定海划为省辖舟山市;慈溪县治迁往浒山镇,原县城改称慈城镇,属宁波市江北区。余姚旧属绍兴府,宁海旧属台州府,今归宁波市管辖。清末宁绍台巡道和巡防营统领均驻宁波,余姚、宁海亦在管辖范围之内。宁波光复,军政分府成立之时作出决议,命令陆军出绍兴助功省城,巡防营南下光复温台各县。后因省城光复电至而未果,旋派员四出协助光复所属各县。鄞县为宁波府治所在,清末宁波知府摄行鄞县事,故宁波光复即鄞县光复,不另文赘述,其余各县按光复先后分别略述于后。余姚、宁海两县光复均与宁波有关,故一并记叙,以存史实。各篇内容以当地方志为据,偶有其它史料补充,由王祖德、俞善一、徐长沅、胡仲达、徐国峰、林志龙、陈均铨、徐良骥等同志供稿。
镇 海
1911年11月4日,镇海县商会接到一份杭州发来的电报,谓省城已响应武昌发动革命起义。当时商会以事出非常,即通知各公共团体,互相庆贺相告。于是劝学所总董沈世京、县教育会副会长金伟庠、城议会议长刘郇等闻讯赶至商会协商对策。即偕商会总理朱思义同士绅多人,至县衙门具报。是时知县孙文诒正告假回籍,由县丞彭玉辰摄行县事,闻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大家认为,省城已发动,我县应急起响应。惟镇海系海防要塞,驻镇军队众多,不知各军统领意向如何,要说服他们共襄盛举。遂决议分头向各军统领征求意见。炮台统领刘继泉,首先表示愿率所部以民意为归。水师统领冯英华迟疑不决。众士绅认为驻镇军队推陆军八十三标标统张载阳最有实力。只要陆军同意起义,大事可襄成十之八九。就一起谒见张载阳。张表示愿全力维持地方治安,但劝众人勿操之过急,须从长计议,力主慎重。当日未有决定。
11月5日,宁波定政分府成立的通电到镇海,军民意见趋于一致。6日晨,由陆军张载阳标统率队,在镇海城厢内外游行,宣告镇海光复,各商店高挂白旗,以示归向民军。7日,镇海籍李镜第奉宁波军政分府之命,来镇祝贺慰问,并协助成立镇海军政支部。代理知县彭玉辰已自动离职,县政无人负责处理,乃由各公共团体邀集军政各界集会,组成镇海军政支部。推举张载阳为支部长,冯英华、刘继泉为副支部长。决定支部分军政、民政二系。军政部分陆军、水师、炮台,仍由正副支部长兼任之。民政部份分民事、财政、教育。公推李善祥任民事、沈世京任财政、金伟庠任教育。延请定海人方壮猷任司法,专理民刑事件。又设民议会为议事机关,由各乡推选议员,定期召集会议,以王嘉榕为议长。
镇海军政支部成立后,支部长张载阳统率军队于大校场举行誓师大会。是日,陆军、水师、炮队均服装整齐,军容庄严,显示新政府的威力。围观百姓欢呼不已,军队士气大振。
当时南京清军未下,省府檄令各县派部队出征。张支部长立即饬令营长叶颂清率部出发。支部长张载阳以军务紧急,难以兼顾民政,而省府也有各县设立民事长的公文到来。经民议会决议,取消军政支部,公举县教育会会长刘崇照为民政长,于11月28日到署接事,依照新颁官制,设民政、财政、教育三科。各科长以原军政支部原有人员充任之。以财政科工作繁重,别委杭州陆则三为助。警官柯秀山,已去职,由省府另委夏斐忱主持警政。警察局原在张仙祠旧址,离县署较远,为便于就近指挥,即日迁往县署办公。延聘金山衍为学官,刷新教育。至此,镇海县政焕然一新。
慈 溪
清末,慈溪有不少爱国志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1907年,马宗汉在安徽省安庆参与击毙巡抚恩铭,率领巡警生武装起义,因失败而牺牲。但震撼中国朝野,激发革命志士高昂斗志,为辛亥革命之先声。
1911年11月5日,宁波宣告光复。6月晚,同盟会人钱吟苇、钱吟蕾、胡良箴、冯汲蒙、魏陔香等人,奉宁波军政分府的命令,星夜讨论响应和光复慈溪的方法。会后,直入县衙收缴清兵的枪械,并敦促知县王兰芳交出县印。
7日上午,胡美庚、陆羽光等从宁波赶到慈溪,手执白旗,沿途大喊“革命军到了”。不及半小时,满城悬挂白旗,民众欢声如雷。接着,钱、胡诸先生召集各界民众,在明伦堂开会,公举杨敏曾(字逊斋)为民政部长,胡良箴办理总务,派王兰芳为执法官,组成临时机构,开始办理县政。
首先,组织民团、商团、自卫团等,维持社会秩序,确保社会治安。民团请方祖成任教练;商团由姚足一主持,毛懋卿为教练;自卫团以冯度、桂正谊为正副团长,冯崇岳为教练,并推宓吉刚编练陆军,陈云程训练小队。各团分驻要隘,日夜巡查。所以慈溪光复后,社会秩序良好,民众情绪安定。
奉 化
奉化县同盟会会员以龙津学堂为中心,工作颇为活跃。龙津原为锦溪书院,由江迥主持,改组后,以“讲究新学,培养人才,挽救中国”为宗旨,聘庄嵩甫为学监。其时孙表卿正编纂《奉化县志》,参与筹备工作。江迥、王菉轩、王艺卿、周骏彦和孙表卿等,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当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江迥等作好准备,筹划起义。奉化知县比较开明。宁波军政分府成立后,于11月7日派周骏彦去奉化,知县接受劝告,于11月8日奉化宣告光复。仍推原知县为奉化县军政支部主持人。参加军政支部的人员中有江迥、王菉轩、王艺卿、周骏彦和孙表卿等。其后宁波成立参议会,奉化派孙表卿为代表出席会议。孙常驻宁波,参与军政分府的议会工作。
定 海
宁波军政分府成立后,派范贤礽、张晋去定海协助工作。11月8日下午3点40分,宁波军政分府代表范贤礽、张晋等抵达定海,各界人士倍极欢迎。民军代表经过之处,居民都臂缠白布,争先恐后,遮道相观。城厢内外,居民商铺,无不高悬白旗,表示欢庆。警务公所旋即张贴安民告示,命令居民铺户,照常安居乐业,毋相惊扰。
当晚7点多,士绅商界代200余人,齐集定海厅署会议。由临时干事员主持,宣布宁波军政分府代表今日到定海,定海宣告光复。父老兄弟莫不欢欣鼓舞,都认为天日重观,光华一新。只是旧治官吏已推翻,新军政支部不得不先行组成。定海厅同知杨世瑚已闻风逃匿,就以厅署为支部驻地。经各界代表决议,军政支部于11日成立。公推各部人员:陆军总长乐骏、水军总长刘继泉、参谋股长许锡钧、民政股长丁中立、财政股长吴修章、执法股长苏开勋、交通股长方乐俊,总务股长周安鋆。并改定海厅为定海县。
定海光复后,军政支部为维持地方治安,组织巡防团,日夜分班巡逻街道,以防海盗乘机抢劫,城中秩序井然,相安无事。
民政股长丁中立,清朝时曾被革职查办,名声很坏。他在本乡敲诈勒索,恣意妄为,被执法股长苏开勋联络地方土绅揭发其为官劣迹,被迫挂官而去,省府另派金国为定海知县,董祝华为参事,地方稍为安定。
民国成立,县成立县议会,由苏开勋为议长,军政支部的名义也就取消。
象 山
宁波府城于11月5日光复消息传来,6日,石浦敬业小学教师张田(字指南),与驻石浦防营管带杨万泰共商光复象山大计,联络各界,增办民团,树白旗响应。公推杨万泰为军事主任,张田为民事主任。收缴清廷所颁“石浦海防同知”、“巡检司”等印绶,宣布石浦光复。
11月10日,象山县城各公团成立保安组织,派民团50人,老营兵数十人、巡防兵40人,防守县衙门,以防不测。
11日,张田、李焕华、蔡传珑等与石浦驻防的贾哨书率领石浦巡防兵40名、水师50名、石浦民团60名、昌国卫民团20名、田洋湖民团50名,于中午抵达县城。知县周传义闻讯早于前夕逃逸。城中遍悬白旗,知已光复。
12日,县城成立保安会,各公团及士绅以城中防军足以维持地方秩序,劝各部队出城暂时退原防。时田洋湖民团先退。午后,县城巡防兵与民团列队至县署催促贾哨书率部撤退归防,未果。贾指使其部属扣押城中富户柳某、史某,勒索赎银;当晚,又指使其部下叶某,以“散给兵饷”为名,向商店摊派银元600元。23日晨,贾部仍无撤离县衙之意。午后,始挟在城哨弁李继田所部巡防兵40人同去昌石,水师民团也随之俱去,县城得以无事。县成立军政支部。原知县周传义闻石浦各军退去,仍回县城,被推为民政长。民国成立,留任为象山县知事,不久离去,由许德芬继任。
民国元年,象山县属八个岛,脱离象山县别立南田县。宁属六邑增为七邑。浙江省民政长褚辅成,听从委员汪成教建议,欲移南田县治于石浦,割象山东溪岭一带划归南田县。合县士民起而反对,象山县议会派代表陈汉章、仇以炯二人抵省,谒见督军朱瑞。时民政长已易为屈映光。两代表面陈利害,请收回成命。屈映光维持前议,立即发电严饬县知事许德芬,着令电到五日内,速将昌石等户册割交南田县管理。如不奉命,即行撤职查办。许知事抗不从命。即命代表入京向大总统及国务参议院上书。国务参议院行文着浙江省议会调查解决,省议会又令象山县议会议长与南田县议会会商,结果,南田人也不愿隔海隶石浦。两议会决议请省府收回成命。省议会顺从民意,象山县昌石等地不再划出,而南田县治仍驻樊岙。一场轩然大波,得以合理解决。
余 姚
宁波军政分府成立后,宁波民事敢死队由胡兴率领于11月8日至姚,余姚随之光复,早于绍兴光复二天。(其时余姚属绍兴府辖,杭州光复消息传至绍兴,劣绅章介眉抢先宣布独立,“越社”青年坚决反对。11月10日,王金发率部抵绍,组织绍兴军政分府,故光复迟于余姚。)
余姚光复时,城区各界悬挂白旗志庆,旗上书写“光复大汉”四字。商店招牌、商标、包装用品上,凡有“满”字者,一律用白纸贴上遮住。有些商店的白旗上,还贴长纸条,上书“哈哈,你也有今日”。纸条随风飘舞,非常醒目。
在敢死对离姚时,警兵防营均列队吹号欢送,气氛十分热烈。
余姚光复后,即组成临时政权机构,由原知县傅燮和任民政部长,王国治任军事部长,张其光任经济部长。各部均设参议二人。民政部参议为巢文烈、汪家羲;军事部为邵祝同、陈继业;经济部为经喧、洪寿铭。民国元年元旦,县公署正式成立,临时机构撤消。光复会会员陈时夏(鄞县人)任民事长。公署设一、二、三、四科,次年3月8日,省府命令民事长统一改称县知事。同年成立县议会,议员由全县44个乡镇产生,议长张宝琛,副议长邵鸿磬。
县公署成立,着手改革。民国元年2月2日,遵照南京临时政府通令,“民国一律限一年内剪辫”。绍兴军政分府派员来姚督办,上街拦人剪辫,取得一定效果。同年3月17日临时大总统颁布《开放堕民令》,余姚数以千计的堕民,挣脱了几百年来受歧视受欺凌的桎梏,享受平等权利。田赋税收改庄书私有为政府所有,以利农民增加收入。厘金制度由遍设厘卡改由省改征统税,即只征收一次落地税,减轻人民负担,以利工商业的发展。
宁 海
宁波府光复的消息,于11月6日传到杭州。当时在杭州刚卸下临时都督改任军政参谋的童保暄(宁海县前童村人),立即委派营长华巨熔等6人赴宁海,主持宁海光复事宜。
华巨熔,宁海县山头华村人,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接受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当童保暄委以光复宁海重任,即挑选华嘉祺、华嘉效等5人奔赴宁波。11月10日,华巨熔联络本县士绅,扣押知县,清算钱粮账款,宣告宁海光复。当时士绅拥戴华主持县政。华巨熔一一解释:“此行实为光复大业,不是来宁海做官。何况我一介武夫,不能从政。”经与众人商议,推管带花春廷为代理知县。华等于次日返杭。宁海光复后局势平静,没有引起剧烈震动。
辛亥宁波光复大事记
戴士清
公元1911年
|
(宣统三年辛亥)
|
记 事
|
8月
|
(农历七月)
|
国民尚武会宁波分会成立
|
9月23日
|
(八月初二)
|
《武风鼓吹》出版
|
10月10日
|
(八月十九)
|
武昌起义
|
10月17日
|
(八月廿六)
|
宁波召开地方紧急会议,筹组民团
|
10月22日
|
(九月初一)
|
宁波民团成立
|
10月24日
|
(九月初三)
|
新军与巡防营冲突
|
10月27日
|
(九月初六)
|
巡防营转向革命,送枪给民团
|
10月29日
|
(九月初八)
|
宁绍台巡道文溥星夜潜逃
|
10月31日
|
(九月初十)
|
民团巡行全城
|
11月1日
|
(九月十一)
|
宁波保安会成立
|
11月5日
|
(九月十五)
|
上午第一次保安会,午刻民军占领道署,晚第二次保安会,成立军政分府
|
11月6日
|
(九月十六)
|
上午军政分府在小校场誓师,晚上提灯大会,庆祝宁波光复。慈溪、镇海光复
|
11月8日
|
(九月十八)
|
奉化、定海、余姚光复
|
11月10日
|
(九月二十)
|
象山、宁海光复
|
11月26日
|
(十月初六)
|
参议会成立
|
12月26日
|
(十一月初七)
|
军政分府举行新年招待会
|
1912年
1月7日
|
(十一月十九)
|
庆祝民国成立
庆祝孙大总统就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