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光复亲历记
发布时间 : 2013-09-10  09 : 25 作者 : 林端辅口述 何雨馨整理 字号 : [] [] []

我是亲自参加辛亥宁波光复的。事隔五十年,年近80岁,回忆当时情形,恍惚迷离,模糊不清。旧时所有的日记等在抗日期间完全散失。我早想写一篇关于辛亥革命宁波光复的史料,总觉困难重重,无从下笔,今年正是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全国政协征集史料,大家责成我,鼓励我,老年人应有所交代,认为再不写出,将来更没法写了。我也以为这是我的责任,不能再拖,所以鼓着勇气写成这篇文字。自知有许多不妥之处,还请多加批评或修改补充,这是我极为欢迎的。

革命开始

一、开办育德初等农工学堂

我写辛亥宁波光复,必须先写育德初等农工学堂及我在该校充当教员的经过。育德学堂是堕民学校,因此就须先写宁波堕民的情况,因为都有与辛亥革命有密切关系。

宁波堕民亦称“堕贫“或“丐户,不知始于何时,相传为宋焦光瓒的遗族,因焦光瓒降金,故被摈斥,不列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列。元人名为“怯怜户”,明太祖定户籍,匾其门曰“丐”。他们没有田地,也不经商,社会地位低人一等,只能充当各种贱役;男女自相婚配,不得与平民通婚;不得入学读书,不得参加考试,并不得纳资为官吏,服饰亦与众不同。《鄞县志》载:“四民居业,彼不得占;四民所常服,彼不得服;所以辱且别之者也。清光绪年间,鄞人富商卢洪昶(鸿沧)怜堕民之种种苛待,极为不平,力谋拯之,使其享受平等待遇,乃恳托达官贵人从中设法,旋清帝载颁发谕旨,准其捐资兴建初等农工学堂,收教堕民子弟,并准堕民出籍。于是,就在宁波西门内盘诘坊设立育德初等农工学堂。商请慈溪陈训正为校长,林端辅、俞鸿楮,虞菱舫、张世杓(葆灵)等为教师,学生七八十人,分为三班。同时在宁波江东设立育德小学。因绍兴也有堕民集居,于是他在绍兴亦办有招收堕民子弟入学的同仁小学。堕民出籍得享受平等待遇,在封建制度社会里,可算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记得当时校中大礼堂皇前曾悬有匾额一块,朱底金字,边饰双龙,上书光绪谕旨全文。开学的日子是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初十日,为慈禧太后70岁寿节,算是皇帝“恩施”的纪念。

盘诘坊在宁波西门城脚下,为堕民聚居之处,房屋都有是低矮破旧的平房,平日行人很少,地极僻静,作为革命活动的掩护处所极为相宜。

陈训正,字屺杯,别号天婴,素负文名,有志于革命事业,平日与其友赵家藩(椒)、赵家艺(林士)兄弟及林端辅(字莲村,后改黎叔)密谋在甬组织力量响应革命,又与上海陈其美、张人杰互通声气。自任育德学堂校长之后,即以该校为秘密集议之所,策划进行。就当时陈训正写的育德学堂的校歌歌词来看,颇具民族意识,兹录于后:

“堂堂亚东,泱泱大风,四明佳气横青葱。闻越中子弟,谁人不是文明种?黑消红灭,何堪父老尚痴聋。撞破自由钟,责任如山压肩重,唤起人间梦。民权挽补天无功,愿同胞大家努力,一雪奴才痛。心肠菩萨胆英雄,福我众生众。”

二、组织宁波国民尚武分会

宁波国民尚武分会由陈训正、范贤方(仰乔)、邵憩棠(静山)、林端辅、张世杓、章述洨(许泉)、张寿镛(泳霓)、张传保(申之)、陈时夏(季衡)等所发起(总会在上海、沈缦云主持),经过联络当地士绅,各界领袖,于宣统三年七月成立。宗旨为:“提倡武风,挽救文弱,鼓吹革命,网罗人才。”会址在道署右侧崇实书院旧址。公推邵静山为会长,范贤方、林端辅为副会长,名誉董事有费绍冠(冕卿)、顾钊(元琛)、陈南琴,屠用锡(康侯)等,干事员有励延豫(建侯)、叶懋宣(德之)、周骏彦(枕琴)等,兼总干事林端辅主持会内一切事务,文牍兼编辑章、庶务周黎光,教练员陈肇英(雄夫)。陈肇英是宁波新军的排长,由宁波府中学堂校长黄人望(伯洵)介绍聘为教练员,暗中实有联络新军内下级军官的作用。尚武会成立,须订立章程呈请巡警道批准,第一次呈请时,经批示,该会章程核与结社集会律第三条五、六、七、八条款尚有未合,应即逐款备文补报。后经修改补救,才得批准。

会内主要工作:一、发行刊物,定名《武风鼓吹》,每旬出一期,每月三期,逢一出版。二、成立国民体操团,征求团员,分期操练。

《武风鼓吹》的宗旨是:阐明武德,激扬武风,使合郡人士皆有同仇敌忾之心,以合于“军国民”之资格。内容分论说、学术、记载、国内外大事记等。编辑章訚,字叔言,又字巨摩,性豪爽,能文章,师事慈溪冯君木,青年壮志,热心革命,主编《武风鼓吹》煞费苦心。出刊之后,数量日增,宁波各界人士、青年莫不争购,先阅为快,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于革命事业有极大的贡献。

宁波国民尚武分会体操场团的情况 如下。宗旨:提倡尚武精神,养成建成全“军国民”。学科:普通操、兵式操、国技、军事学、生理学大要。人数:100名。报名资格:凡年在16岁以上,身体健壮,品行端正者皆可报名;但须有各团体或商号保证。期限:以一年半为一期,期满由会给予证书。讲演期:星期日午后2时至3时。教员6人:兵式、国技、普通操、军事学兼生理学、游戏(陆上水上各一人)。团员应守规则;一、须遵崇本会名誉;二、须服从教员指挥;三、须注重时间;四、不得戎装闲游;五、不得借势招摇。

体操团的操场,本想借用府学操场,已经商得教谕陶某应允,惟因修理尚须时日,暂先借公园隙地操演。

宁波革命运动向由陈训正主持,上海方面主持者为赵家蕃、赵家艺兄弟。沪甬秘密通讯,都交由轮船工友传递,沪甬交通极便,轮船往来,一夜即到,所以不通过邮局,以防秘密泄漏。几年以来,进行都很顺利,但为日既久,不免风声外露。育德学堂是革命党人的机关,渐为官厅所注意。但一方面由于主持者事事防范,处处谨慎,应付当地军政官员,联络各界领袖人物,运筹策划,力求妥善,所以并未生发事故。另一方面,由于清室末年政治腐败,外交庸弱,帝国主义侵略日深,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事层出不穷,国内灾荒频仍,捐税繁重。地方官吏之贪污,地主恶霸之横暴,以致哀鸿遍地,民不聊生,全国人民稍有爱国热心者,莫不愤恨帝国主义贪得无餍,满清皇朝之颟顸无能,于是同情于革命运动,使革命事业顺利发展,这也是自然的趋势。

光复前夕

一、成立同盟会宁波支部

在宁波光复之前几月,同盟会宁波支部成立,会长赵家艺,副会长陈训正,会员数十人,大都有是尚武会会员。会址在何处已忘记。同时在各县也成立支部,我是被派去组织慈溪支部的,就在慈溪参加。慈溪支部会长钱保杭(吟苇),副会长在胡良箴(君海),会址在柳山庙侧仓屋内。镇海、奉化是否亦有组织成立,已不复记忆。

二、组织民团、商团,成立保安会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后,各省望风响应。宁波为通商口岸,商贾辐辏,风声传来,人心惶惶。尚武会会员范贤方、魏炯(伯桢)、陈训正、章述、林端辅等集议于赵家荪家中,共谋响应。家荪字芝室,为家蕃之弟,家艺之兄,大家呼为七先生。时家艺正在上海与陈其美等策划革命,常将上海党人活动情况向其兄报道,大家商议结果,决定先成立民团,借握武装作为资本。即于九月一日成立,公举夏启端为团董,范贤方副之,魏炯为团长,林端辅为司令。招募团员,一日之间参加报名者达480人,分为两部:一部按陆军编制,朝夕教练;一部巡逻街巷,保卫地方治安。操场在小校场,林端辅任总教练,范贤方亦全副戎装,常到场为团员讲演革命意义。同时又与商会余润泉、费冕卿、王荫亭、陈之秀等洽商,请他们成立商团。以便彼此互助,增强武装力量。记得商会诸君在招商局内开会,筹划经费,请领枪械。公文由范贤方起草,并由王荫亭、陈之秀两君负责劝导店夥入团。

兹将记忆所及,将当时宁波清政府军政长官之姓名和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作一简略叙述;因为这与我们在光复前夕进行的工作有极大的关系。宁绍台巡道文溥是顽固派,极端反对革命。当民团成立时,他据密报即命令前宁波知府摄鄞县事江畬经逮捕范贤方、魏炯等严加法办。夏启瑞闻此消息,即避居上海。江经头脑清醒,向来同情命。章述就在他幕中任职,两人交谊甚厚,述与范、魏等的活动,他早已知道,且暗中给予帮助甚多。因此他在文溥前力为范、魏辩白,对逮捕令置之不理。后来风声日紧,文溥再告江经时,经答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现在满城都是革命党人,如何捕法?”并劝他“速自为计,迟恐后悔莫及。”文溥闻之大惧,当晚弃印携眷而逃。陆军协统刘洵(润田),标统马志勋,防军统领常荣清,经贤方、伯桢几次试探,几次说服,他们也有鉴于大势已去,无可挽救,不得不看风转帆倾向革命。

九月十日,当地军政官员、地方父老、各位领袖集会于道署右侧府教育会,由范贤方主持,当场成立保安会,公推江经为会长,陈训正为副会长,军官刘洵、马志勋、常荣清、警官陈绍舜、刘孔、自治会长励延豫、商会总董余承谊(润泉)、费冕卿、民团团董范贤方、团长魏炯以及赵家荪、顾钊、屠用锡等为干事。凡军政一切事务悉归保安会决定。当时浮言四起,缙绅富室多有携眷避匿者,内外骚然,人心浮动,保安会办公地点亦常有移动,以防不虞。

九月十五日宁波光复

保安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时,范贤方欲先发制人,即日宣告独立。赵家艺适由上海来甬,他离沪临行时,陈其美告以宁波方面要听上海消息,上海未动,宁波不可动,上海若有动静,必先行电告,所以家艺力阻之,训正亦主宜缓不宜急。贤方盛气凌人,竟出恶言,双方不欢而散。旋接卢成章自江北岸发来通知,谓他已租赁马匹,率领多人由东渡门入城,嘱民团、尚武会赶作准备。当时民团司令林端辅以魏团长伯桢适不在家,尚武会团员散居各地,召集不易,即商同民团高级人员率领全部团丁出城相迎。至东门口,则见卢成章率领多人,自己骑着白马,臂缠白布,手执“保商安民”旗子,一路高喊“光复军到甬”。于是东门街各店纷纷竖起白旗欢迎(白旗系卢成章预先做就,沿路发给),见面后即留一部份团丁在东门口外维持秩序。一部份迎卢到保安会,成章又去电报局伪造“杭州光复”来电一件,持往保安会。保安会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到会的人甚多。会议至深夜才决定,暂设宁波军政分府,当场举出下列名单。

都督:刘       

副都督:常荣清

参谋长:马志勋  

民政部长:江经(伯训)   

副部长:章述  冯丙然(子蕃) 

财政部长:陈训正  陈辞后改张传保(申之)

副部长:费绍冠(冕卿) 

执法部长:徐家光(秀甫),后改范贤方,范赴省又改方浏生(佩纲)。

副部长:王

总务部长:魏炯,后改张世杓

军需科长:叶懋宣

外交兼交通部长:卢成章

副部长:袁礼敦(履登),担任外交方面业务;陈夏常(谦夫)担任交通方面事务。

参谋部长:赵家艺(林士)

副部长:余镜清(民进)

参议员:励延豫、李镜弟(霞城)、孙绍康(莘墅)、廖寿慈(淦亭)、陈滋镐(傲僧)、林端辅(莲村)、曹位康(馥山,镇海代表)、孙振麒(表卿,奉化代表)、冯贞群(孟颛,慈溪代表)、虞音(定海代表)。

卢成章,字志学,为育德学堂创办人卢鸿沧之子,英国留学生,性豪放,善交际。机警过人,向在上海参加革命工作。当时地方有“卢成章单骑克宁波,林莲村率民团内应”之谣。

宁波军政分府成立之后,即日布告安民,出发民团商团维持地方秩序,下令剪发辫,官吏、学生,士兵等限三日内剪去。但顽固之人抗不服从,不肯剪去,后来再经民政部、执法部会衔出示:“凡不服命令不剪辫子者,剥夺其公权及诉讼权”。七城门旁站岗警各执剪刀,遇见进出之人,拖辫子者强迫剪去。又派员在各热闹区及城隍庙等处对众演讲,讲述剪辫子的好处。劝导民众服从命令。因此城中居民不论男女大都剪去,乡下风气未开,一般老农都不敢进城。

军政分府后来得知杭州尚末光复,宁属各县都未发动。宁波一处,势孤力薄,恐有变故。于十六日在小校场誓师,留民团商团守卫本城,令陆军出绍兴助攻省城,并分派防营收复温台各县,但尚末出发而杭州光复电报已到,乃派李镜弟(霞城)去镇海,周骏彦去奉化,范贤方(《鄞县通志》作)、张晋()去定海。慈溪胡良箴、饯保杭已收缴县印,奉杨敏曾为县长。十七日镇海光复。十八日奉化光复。十九日定海光复。象山张乃文、王保城,石浦秦英鉴都来甬集议,旋亦光复。

军政分府成立后,最感困难的是经费问题,尤其是军饷应付。究其原因,杭州光复后,浙江军政府宣布全省豁免田赋一年,并废除厘卡,原有税局一律撤销。因此各地前收粮税遂截留而不上交。宁波为浙东重地,陆军协统,防军统领均在此坐镇。驻在绍兴、台州、温州的军队都归宁波管辖调派,饷银亦由宁波发给,省库空虚,无法拨付。经参议部开会讨论,决定办法两项:一、向人民募捐,劝导地方巨商富户踊跃输将。但当时巨商富户大都迁往上海,避居租界。热心公益,乐于捐输者为数不多,后来据总务部报告,共收捐款为十一万八千多元。二、标卖官营产业。记得有鄞人袁友仁承买营地几则,得价银十万元;袁友人又乐捐几万元,军政分府经费,才得维持过年。还有浙江军政府因库币空虚,曾发行军用票,有时亦拨给宁波以应急需。但人民对军用票多不信用,流通极难。经再三设法,乃由中华银行(光复时财政部接收大清银行,改名为中华银行)行长赵家荪出面与浙海关外人税务司接洽,请海关方面收用军票,先拨现金一万元作为兑换军用票之保证金。就是有人以军用票前来海关交纳税款者,海关收到多少,即在现金内扣除多少,不足之数再由银行补拨,军用票稍得在市上流通。

附录:

军政分府结束

宁波军政公府于辛亥年九月十五日成立,后来全省光复,政权统一,各地军政分府已无存在必要,都宣告结束。宁波不能例外,结束时的详细情况,今日回忆已不清楚,惟有几件还隐约可记,如解决军饷之困难,将所有军队出发参加北伐,军政分府所有公产公款以及一切未了事务,另组织六邑公会管理,并办理善后事宜。六邑公会就由宁波府属六县鄞、慈、镇、奉、象、定各派代表一人共同组织的。会长为李镜弟,地址在后乐园府教育会。至于军政分府于何月何日结束,我已忘记,大约在壬子(1912年)一、二月之间,因辛亥十二月下旬正是过年的时候,外交部兼交通部长卢成章代表军政分府举行联欢会,在电报局设宴招待在甬外宾,我也参加。当时到会外宾有英国领事夫妇,海关监督夫妇和天主教总主教等,极为热闹,事后《字林西报》曾登载其事,并附有照片。

     196112月)

 

                    

编注:本文整理者何雨馨先生系原浙江省副省长包达三之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