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球针织厂
范学文
发布时间 : 2013-09-01  23 : 19 来源 : 本站 作者 : 系统管理员 字号 : [] [] []

    1914年,宁波市崔衙街的同生利广货店,从慎昌洋行办来几部袜车,于县西巷开设美球针织厂。当时同生利的经理是赵宇椿,余姚人。此人长袖善舞,但经营商业不是脚踏实地而热衷于投机取巧。他看到欧战起后颜料涨价,利市百倍,就大事收买,起初也颇获利。可是,他任用的收货员没有眼光和经验,后来把桶装的烂泥也充作颜料收进。大蚀其本。由此。同生利的老板不信任他,碍于情面,就叫他去负责美球针织厂。
    美球厂开办之初,资本仅4000元,不知怎么,老板就算是赵宇椿了。赵在招牌上加了“丰记”二字。以后由于全国掀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使美球厂产品销路得以扩展。赵初仅用二三十个工人做袜,一年可赢利千把元。后来增加针织品种,如罗宋帽、绒衫、拉毛袜等,营业日益发达,赢利逐年激增,最好时达到6万元。但赵本人并不亲自落场,终日在外交际应酬,生活上挥霍无度,家里开销一年曾到过三四万。娶媳妇、自己50岁做生、妻子死时丧葬等等,都排场很大。最后终因头寸周转不灵,弄到“讲倒账”。这是1932年的事。此后虽有两家银行支持,勉强维持一段时间,但终于一蹶不振。

    一


    美球厂的兴起,是靠着当时的反帝爱国热潮,老板赵宇椿对这—点是及时掌握住了。1919年夏初,他一度赴日,办来一批拉绒用的刺果和毛袜手摇车、罗宋帽车等,除原做纱、线袜外,扩展做拉毛绒袜,再加工罗宋帽等,销路极好。罗宋帽是用旧花纺成的四支粗纱做原料,起初只有单层,后有双层及下露孔等;纱袜纱衫用60、42、32支线或单纱夹线;毛袜用12、10及6支粗纱做原料。商标分“照相牌”(老板赵字椿本人照相)、“美人牌”、“蜜蜂牌”、“老虎牌”四种。质量以“照相牌”为最好,“美人牌”次之,“蜜蜂牌”再次之,“老虎牌”殿后。后来还发展到做毛线、人造丝及卫生衫、锦地衫、桂地衫等,产品花色多达数十种。利润核算,以一元银圆折一两银子为原则(约四成,除折扣净收可三成)。厂里的管理人员,一个是赵宇椿自己的侄子赵梓彪(后担任经理),一个是董先标(账房),加上跑街、学徒,人数有限,而且工资极低。如账房董先标,进厂时年才18岁,工资只每月4元(饭吃厂里),以后逐步加到12元,最后是20元,算是到了顶峰。工人工资按件计算,每天工作时间往往长达12小时,如此每月方能收入约30元,但要付饭钱。美球厂从开始时的一年赢利千元增至一年赢利4000、6000,以后则1万、2万,到1926年前达到6万。产品则从头到脚(如帽子、手套、毛衫裤、袜子)都齐备了。初销宁波,后及上海以至南洋群岛。美球厂有了名声,在上海就有十来家商号经销其产品。此外,毛织品盛销北方,汗衫则销至南洋。厂房移至县学街慎和当(由厂买进,后办振丰厂),内外工人总计曾增至六七百人,改用马达,厂里自己发电。赵自己也在药行街十一号买进一幢住宅。这是美球厂的黄金时期。
有一件事,在宁波老年人中记忆犹新。这就是“美球轿”。宁波人结婚,新娘子要坐“花轿”。赵宇椿为了摆阔,当为儿子赵宁钟娶妻时,特约贳器店制造了一顶“花轿”,名之曰“美球轿”。这“美球轿”精工细镂,匠心雕琢,装饰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贳器店为了做好这顶轿子,化了5000元本钱。“美球轿”要用八个人抬,抬轿的人一律穿特制的缎子马褂,好不阔气。赵家首次使用,付贳费500元。赵要把此轿定名“美球”,一是炫耀自己有钱,二是顺便替美球厂做广告。对这顶奢华的“美球轿”是赞的人少骂的人多,很多人早就逆料赵宇椿如此摆阔,不是个正经生意人,后果不会好的。现在,这顶“美球轿”作为宁波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在展览。

    二


    1926年,宁波工人运动兴起,美球厂工人也组成了工会(会址设冷静街),同老板开展斗争,发动罢工,提出改善工人生活,缩短工时,提高待遇等要求,并参加政治活动。赵宇椿手忙脚乱。其侄赵梓彬,平日动辄打人骂人,工人甚为反感,他自知不能立脚,就在此时离厂去上海。可是那工人运动不久就遭到反动派的镇压。
    赵宇椿在工人运动兴起时,稍收敛了一些,可是等到工人运动被破坏后,重又趾高气扬,厂里每年赢利又逐步增加。

    三


    1931年间,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赵宇椿一个义兄弟的儿子沈支伯从汉口来宁波,对赵说汉口生意好,怂恿他到汉口去开店。赵和董先标商量,董认为美球厂在汉口已有代理行号,不必去开店。但赵宇椿不听劝告,还是去汉口开了店。他做事盲目,大手大脚,从上海进了大宗货物去汉口。不料风云不测,汉口洪水成灾,货物受淹损失及积压资金达23万元。这样一来,欠上海的货款只好由宁波汇去。宁波的流动资金,原也是靠各钱庄周转的。各钱庄得悉美球厂在汉口的情况,不但把周转的头寸轧紧了,同时还逼还欠款。1932年,美球厂欠债60万,周转不灵。当时放款钱庄派恒孚、恒茂二家为代表,要接收美球厂,遭到工人反对。赵宇椿无奈,只好挽恒孚老板周宗良斡旋讲倒账。几经谈判,对钱庄欠款3 0多万,还五折现款,一折信用单子,其余是亲友存款,不打折扣。并由钱继华、叶善性等出面组织诚记银团,筹资10万元支持,把美球厂的“丰记”改为“诚记”。一面,通过陈南琴、俞佐宸等关系,向中国银行和垦业银行做押款18万。在宁波的工厂由中国银行派员监督,在上海的批发所由垦业银行派员监督。从此人心涣散,经营一蹶不振。到1936年,美球厂宣告结束。当时欠银行约七八万,而厂内财产,估计也有10多万。

    四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文翰、陈如馨等,说给前方将士做寒衣,租用了美球厂。他们组织了一个“兴记有限公司”,集股5万,由王文翰任董事长,陈如馨为经理。1938年,从上海请来原美球厂的董先标负责实际生产安排工作。生产的都是绒货及纱衫。也做过一批汗衫,无销路。后来由上海虞洽卿买去,大概也是去做捐助用的。当时任务紧张,日夜赶做。尤其在上海封港以后,江西、湖南等地客商,都涌到宁波办货,真可说生意兴隆,供不应求。“兴记有限公司”名义上是投资5万,实际只收到2万。做纱衫的原料棉纱是向和丰纱厂赊来的。远地来办货的,也都是带了钞票来的,现产现销,使这个美球厂被“借尸还魂”了。
    1941年4月宁波沦陷,陈如馨逃到内地,由兴记公司经营的美球厂也宣告关闭。
    宁波解放后,1951年。在开办浙东针织厂时,本拟美球厂参加公私合营,后以厂里资财不多作罢。厂里机器设备等共折价2万,卖与浙东针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