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宁波的书店中,有号称“五大书店”的汲绠斋书局、新学会社、竞新书杜、文明学社、明星书局五家书店。而汲绠斋书局是最早创设,也是最早出名的。(以前还有专售古书和佛经的“三宝经房”与“大酉山房”。)它对宁波教育的促进和文化的传播起过一定作用。 汲绠斋书局,创立于清道光初年,由鄞县三桥鲍家、慈溪乍山严家几个文化人合资经营。店址在日新街口、近东门街处,座东朝西,双开间楼房店面。房屋很宽敞,为宁波各书店之冠,有前后两宸。前面为经营门售业务的店堂;后进第一间,玻窗明亮,庄重整洁,里面陈设着茶几、背椅、圆桌、搁几、条幅、对联,是古色古香的客堂,以接待官绅、学者,民国建立后,用来招待选购书籍较多的顾客,同时为优待远道来的顾客,还免费供应吃饭、住宿。 汲绠斋书局出版木刻的《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左传》、《幼学》和医药等各种线装古籍。在清代的宁波道台、知府等官宦,常服青衣小帽,随带侍从到汲绠斋书局选购图书。其他如入学儒生、候考童生及求知好学者,都喜欢到这个书店购书看书。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开业,汲绠斋书局曾输送经验丰富的职工前去支援,因此汲绠斋书局与商务印书馆一直保持着特殊关系,为商务印书馆在宁波的总经销处。鄞县、慈溪、镇海、余姚、奉化、象山、宁海、定海等县书店供应的教科书,均向汲绠斋书局批购。 后来铅印兴起,木刻淘汰,汲绠斋书局停止出版业务,只经销商务、中华、开明、世界等书局出版的图书,但还保持着经售古籍的优势。解放前汲绠斋书局由于股东间产生矛盾,经营消极,仅赖经售教科书勉为维持。汲绠斋的业务主任钱君培,后来自己筹设“振兴书局”。每逢开学前后,日新街的五家书店——汲绠斋、新学会社、竞新书社、文明学社、明星书局,加上东大路的振新书局,联合供应教科书。营业额分配比例为:汲绠斋书局为20%,其余五家各为16%。 解放后,书店按照组织安排进货、销售,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书店从业人员从此走向了新的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