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宁波钱业界推行的一种“过帐”制度,是商事活动中的一大创举,对于便利贸易往来,促进市场繁荣,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宁波从前商业上的交往与个人之间的银钱移转,使用现款的甚少,采用“过帐”的办法则多,所以人们常称宁波为“过帐码头”。
宁波钱业中过帐制度的出现,最早是在满清咸丰年间。当时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除了白银外,就是铜钱。从事金融业的,也多以铜钱为中心货币,“钱庄” 这个名称,也从铜钱中的“钱”字而来。由于当时铸制铜币的铜,大多来自云南省,太平天国期间,通往云南的道路阻绝,原料供给匮乏,市面上流通的铜钱硬币,难以满足需要,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闹钱荒。其时上海市场尚属草创阶段,东南沿海的商业中心还在宁波,宁波的钱荒更加严重。于是商界就谋求有关增加货币效用的办法,而“过帐制度”就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应运而生。当时钱庄已成为金融中枢,社会信用甚佳,它与各行各业以及个人之间,均有银钱往来。于是各种款项的移转,就通过钱庄进行,委托钱庄在其帐簿上转载收付,不必用现金交付,起到同样的作用。于是钱荒解除,社会安定,商贾称便。太平天国之后,虽然钱荒问题已经解决,而“过帐制度”则仍然沿袭下来。最初是以制钱①过帐,后来海禁②开放,社会上多用墨西哥进口的“鹰洋”③,因而过帐的计算方式也以钱改易为“元”。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以前,过帐制度才为本票和支票所代替。这种过帐制度,在宁波施行了近一百年,对促进宁波工商业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专就这一制度作一详述。
过帐制度的优点
宁波钱庄业中的“过帐制度”,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钱荒问题,而且还有不少优点:1、采用过帐交付款项的方法,由于记载在册,万一债权人与债务人发生纠葛,即可根据帐册上所记载的进行复核,是最强有力的证据,双方难以否认或躲赖。2、采用过账办法,就毋须搬运现金。特别是大数额的银钱往来,避免检点上的麻烦,同是又避免了误收假钞票和假银元的危险,还可以避免强徒的觊觎。3、由于施行过帐办法,不必直接使用现金,这笔现金就可从事其他事业。宁波之所以能有巨额现金投资于外地商埠(当时仅上海—地,即投放二三千万两白银),就因为宁波本地实行了过帐制度,减少了现金的使用量。4、实行过帐制度,同样的一笔钱,可以做多笔生意。比如甲家要付给乙家货款一百元,通过钱庄过帐,乙家也把这一百元过帐给丙家,丙家又过帐给甲家。如此循环往复,有时能与十余家相牵连,其底码就是这一百元钱。因此能把生意做活。5、过帐办法,平时能省时节劳,在市场发生恐慌时,也可作为一种缓冲手段,在同业之间进行汇划,以应付一时之困难。以上都是过帐制度的一些主要优点。当时熟悉中国国情的一些外国人,称赞宁波人有经营商业的特殊才能,即所创制的过帐制度,亦较中国各处的经济制度为胜,绝非虚言。
钱庄的性质与类别
凡欲利用过帐,以图取得一切银钱上手续便利的商家,必须与钱庄有交往,才有可能。所以各商家欲与钱庄交往,就必须懂得钱庄的性质与类别。
宁波钱庄分为大同行、小同行和现兑庄三个等级。在这三个等级中,只有大同行方能直接过帐。而小同行和现兑庄的过帐,则必须通过大同行间接办理,没有直接过帐的权利。哪些牌号属大同行,哪些牌号属小同行,经同业公会议定后,每年都有变动。例如1932年的大同行、小同行、现兑庄,有下列几家:
大同行牌号:
大源 衍源 永源 五源 景源 泰源
汇源 信源 裕源 鼎恒 复恒 晋恒
益康 慎康 钜康 瑞康 瑞丰 瑞馀
瑞孚 恒孚 恒生 余丰 慎丰 天益
元益 元大 元春 元亨 元样 镇泰
彝泰 彝生 泰生 泰涵 同慎 保慎
敦裕(以上共37家)
小同行牌号:
源吉 恒裕 源源 恒春 恒大 瑞源
通源 承源 丰源 惟康 仁和 福利
同泰 萃泰 慎昌 豫泰 泰巽 恒祥
元成 恒康 安泰 惠余 慎余 丰和
元利 保和 慎益 宝兴 宝源
(以上共29家)
现兑庄牌号:
兴源 和济 福源 资康 慎记 祥康
恒茂 慎大 永大 廷荪 同春 德康
志和 仁康 聚源 万源 承和 涌丰
同升 均昌 德源 协元 恒利 元昌
乾康 裕康 源泰 惠大 同昌 资丰
椿茂 慎生 宝康 同源 信孚 源利
同孚 福康 宝泰(以上39家)
过帐的期间与时间
宁波钱庄,无论大同行、小同行或现兑庄,其营业期间是统一的。每年从开业日开始,到总结束期前二天为止④,均可逐日过帐,并无星期日休息的规定。不过遇到例假这一天,则停止过帐一天.其收付帐目一律延至第二天办理。所谓“例假”,是指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日,其他是有关的纪念日如国庆节等。1932年规定的例假日,共有12天。
至于过帐的时间,每天从上午8时起,到下午7时止。在夏季,过帐时间约缩短2小时,各钱庄都在与他们有往来的帐簿上,盖上一颗图印:“时值夏令,过帐以申刻为度,逾时不理,诸希原谅。”因为夏季天气炎热,蚊蚋群集,在晚上尤甚,所以不得不稍减过帐时间,以照顾办理帐务的工作人员。
过帐的起码数目
过帐的起码数目,没有定例,营业规则中也没有载及。根据习惯,平日约以1元钱为起码数目。就是说,在一元钱以上的金额往来,都可通过“过帐”的办法进行。不过在总结束期前的一个月内(大约从农历十二月初一开始),过帐必须以五元钱起码,否则钱庄不予办理过帐手续。因为在这段期间内,各业都在进行年度结算,帐务不免增多,钱业代理收付已经非常烦劳,5元钱以下的零数,还不如现款解付比较简捷,所以不予受理。各钱庄也在与他们有交往的过帐簿上,盖上“总结束期将届,自即日起,过帐以五元起码,诸希原谅”等语,以引起各交往户的注意。
过帐簿与过帐手续
过帐簿多为商家使用,以适应繁多的款项进出需要。个人使用过帐簿的,也间或有之。过帐簿长约6市寸,宽约4市寸,蓝绸簿面,其页数约80页或100页不等。每页有两面,每面分上下二格,上下各有8行。在上下格之间,留有1寸右左的空隙,以区别收付。钱庄在每年开业的时候,就把这些过帐簿分送给各顾主。簿面的中间,写着顾主的户名,左文书写某某钱庄名,右边开列年份。其封面簿式如下:
顾主有了这本过帐簿,就可以与该钱庄往来,进行过帐。所以过帐簿也称“过簿”。例如云章绸布店,准备付给锦彰绸布店一百元货款,言明过帐,那么双方先抄下“家头”。所谓“家头”,就是双方与某大同行钱庄有交往的牌号。云章有瑞康的过簿,可抄瑞康;锦彰有益康钱庄的过簿,可抄益康。双方接洽舒齐后,云章于瑞康之过簿内,先书月份日期,再于次行的上格,抄“益康洋一百元”。“康”字之下,“洋”字之上,稍留空隙,盖上作为凭记的印章于其空隙间。在过帐的时间内,送交瑞康。锦彰则于益康的过簿内,书上月日后,在下格,抄“瑞康洋一百元”字样,也在这“康”“洋”之间稍留空隙,但不须盖印,即可交与益康。因为抄在上格的,是“过出”之帐,是向钱庄支款的,或恐奸人作伪,所以必须盖上图章以资证明。而图章也应显明,以免奸人冒混,并便于钱庄查验。如果过出的帐不止一笔,则图章可盖于最末的一行,用不到笔笔盖章。至于抄在下格的,是“过进”之帐,是付款给钱庄,所以也用不到盖印。
钱庄收到过簿后,即在当日晚间处理。先视其支出或付入,记载于流水簿内,再将其过帐的“家头”与数目,录于专备的“摘抄”单子内,复在过簿内所抄的这笔帐上用墨笔作一“⌒”状记号,称为“套帽子”。这“⌒”状的记号,代表已入帐的“入”字。接着,就在所抄的这笔帐下,盖上已经查验的图章,称为“关门图章”。到了第二天,收进多的钱庄,持摘抄单子到付出多的钱庄互相核对。凡“家头”无误,数目相符的,就可代过帐的商户收归或付出;如果有错误,无从解付,则将这笔帐暂行搁置,这叫“宕帐”,以俟日后查对。如果过进有误,无从问对,则于这笔帐上盖上“查”字印记,表示这笔款子并没有收到,必须查询之意。
以上这些手续办完之后,就把这些过帐簿放置到“簿箱”内,各商家大都在一定时间内派学徒前往,见簿箱开启后,就取回自己的过帐簿,打开簿子查阅,检验钱庄有无办理手续,例如没有“套帽子”或没有盖上“关门图章”,就可当场要求钱庄加以补正。另外,也查验一下过进之帐有无错误,如帐内盖有“查”字印记,回去后即应加以查究(查究办法详后)。如并无错误,这笔帐暂可作实,但还必须等到当天下午四时以后,始能确定这笔帐到底有无出入错误。万一这笔帐有纠葛发生,钱庄方面还可以在当天下午四时以前追打“查”字,驳回此帐。
以上是各商家用过帐簿与各大同行钱庄交往的情形。至于小同行(包括现兑庄与银行)往来,用过帐簿过帐,情况稍有不同。因为小同行不能直接过帐,必须通过大同行转手办理。所以过帐簿首页的背面,都写有一个大同行牌号,如“敦裕”“元益”等。这叫“认家”。过帐者就可根据这“认家”过帐。这办法虽属间接,但效用也相同。
使用过帐簿,要注意的有这几点:一、过帐簿首页背面,不能抄帐,留作贴印花,盖凭印印样之用。二、使用的过帐簿,先由钱庄方面派专人送给有关顾主,顾主在回单上盖印,作为开始往来的徵信。此后过帐,则须由顾主派人逐日自往检归妥密珍藏,以防遗失。三、过簿万一遗失,宜立即向钱庄声明,将此遗失之过簿作废,另立新簿,重刻图章为凭,并以书面知照各交往钱庄,说明遗失原因,并附新印样。如过簿未失而凭印失落,也要函告钱庄,另刻图章。四、抄帐的字,必须端正,切勿涂改。若落笔有差错,可在上下格中自行对销。对于过出之帐的钱庄牌号,更不能乱写错写,若将“元益” 写作“源益”,“敦裕”写作“敦馀”,就不能得到钱庄方面的处理。
其他方式的过帐办法
除了用过帐簿方式进行过帐外,当时的宁波钱庄,还采用其他的一些方式。
(一)经摺 这种经摺,大多是存款户使用的。这种经摺,形式上与当时在市上流通的支取货物的经摺相似,但办法不同,也不同于银行的存摺。支取货物的经摺,摺面上都书有某某商家的牌号,如“大同”、“大有”等。银行的存摺,也书有某某银行存摺字样。而钱庄的存摺簿面上一个字都不写,只在摺心之面,书一存户记号,摺内虽有钱庄作为凭证的图章,但这颗图章也只是篆印暗记。所以这种经摺,只有存款人自己与钱庄双方知道,他人莫能知之。万一存户经摺遗失,他人也难以冒领。尽管钱庄方面是“认摺不认人”的,但由于经摺上并无某某钱庄标号,只是一颗暗记,所以拾得者一时不可能知道这经摺是来自何家钱庄。因钱庄众多,拾得者不可能到处遍问打听,而存户就可在这段时间内知照钱庄止付,登报声明遗失,以后可觅妥保,向钱庄重立新摺。这是保护存款人的一种措施。
经摺过帐的方法,也与过帐簿不同。如,某甲与镇泰钱庄有经摺往来,今欲过与某乙1000元钱,先行接洽,如某乙要把这笔钱过与彝泰,则可持摺到镇泰,告诉该钱庄过去彝泰1000元,镇泰当于其暂草簿上,收彝泰1000元,而付于某甲之摺,手续即了。这是“过出”的方式。如果是“过进”,如某乙与彝泰也有经摺交往,则亦往该庄, 告以今“过入”镇泰1000元,彝泰亦为之记入暂草簿中。不过在经摺中不能即时收进,必须等到第二天下午4时以后,方可入摺,以防错误。
(二)信札 用过帐簿与经摺过帐,手续虽然比较简捷,但必须持往钱庄,并亲自持回,外埠及乡镇,用这种方法不便,所以可用信札代替。用信札过帐的,只要客户与宁波的钱庄有往来,并允许代为收解的,虽远在杭州绍兴,或近在各乡各镇,也不管是商号还是个人都可代为办理。例如镇海的慎和号,与天益钱庄有往来,今欲付给宁波的裕丰行200元钱,就可写信给天益钱庄,请该庄代为办理。信札的款式如下:
(当时信札为直式,慎和号具名处,须盖上作凭的图章。)
天益接到这封信后,验印无误后,即为照解。如慎和可收归款项于裕丰,则信上可略改数字,如“解交”改为“向收”,“付小户”改为“收小户”即可,不必盖上凭印。天益接信后也要替他向收。裕丰方面如有待付解之款,当然会照数解与天益。而天益于次日过帐后,也写信给慎和答复。手续即了。再比方:慎和号欲解付奉化大和行300元钱,知道大和行与宁波的衍源钱庄有往来,则可委托天益解交衍源入大和户。衍源当然也去信告知大和行。这样,两地虽相隔百里,而交付款项,却用不到跋涉。不管是上海还是汉口,也不管是商店还是个人,只要是宁波的钱庄有往来,银钱上的收入或付出,都可用这种方式委托钱庄办理。大小钱庄,都可照办。
(三)庄票 庄票也称“上票”。使用庄票的也以各埠与乡镇居多。庄票的性质与信札大致相同,但庄票只能用作解付款项,不能作为收款之用。所以它的效用稍逊于信札。使用信札的,可以不用庄票;用庄票的,必须兼用信札。各钱庄每于开业的时候,就把这种庄票分送给顾主。庄票分为三联,左联为存根,存于钱庄;右联也是存根,顾主自己留存;中联即为票面。顾主如欲付款给他人,可在票面上书如下式:
在票面的“元”字上和票末的“单”字上,均须加盖凭印,并贴上印花二分,即可交给收款者。收款者拿到这张庄票后,于届期日,持往某钱庄照对。钱庄认为是真实的,允许解付,则于票上批明某月某日字样,作为承兑的表示。承兑日期,一般须在十天或半月之后,不能当场承兑。承兑期届,再持此票前往,始可过帐。
这种庄票,因起首有“祈发”两字,所以叫做“祈发票”。也有嫌其承兑期限太长的,则可在出票时,于“祈发”两字之下,加“即过”两字,则承兑期较短,一般为一天到五天。如果仍感觉不便,则可书“祈发即即过”字样。钱庄方面见票后,就不必注期,即日便可过帐。另外还有一种板规二天票的,在票面上盖有“板规二天”的图章。这种票子,也不必注期,可于到期之后二天,持票向钱庄照过,其手续也比较简便。
上面说的这种庄票,只限于过帐,不能支取现款。票面上书写的“英洋”,也就是过帐的意思。如果要支取现款,则票面上的“英洋”要改写为“现详”,那么钱庄方面即付给现金。此外,票面上开出的款项数,必须在五元以上。这与普通过帐以一元起码不同。
普通过帐之外的过帐办法
A:盖印对帐
按照惯例,每天日间的过帐,钱庄于晚间始行理楚,到第二天清晨方始核对。“过出”之帐,如有错误,钱庄照例不予通知,只是将这笔帐暂行“宕出”以俟日后“过进”者前来核对。所以过出的人,是不知道他的帐有没有错误的。“过进”之帐,如有错误,钱庄方面就打上“查”字或“查下家”的印记。所以有没有错误,也要到第二天早晨始能知道。但也常发生这类情况:早上并无错误,到了下午四点钟以前,忽遭驳帐。因此过进之帐,必须等到第二天下午四时以后始能作实。要是遇到特别重要款项,解款人要立即过付,收款人要马上收取,那么上述例行的过帐办法就不能适用,必须采取临时措施,用盖印对帐的方法办理。如某甲要付给某乙屋价一万元,甲欲立即取契,乙欲立即取款,如某甲与永源钱庄有往来,则可特别委托该庄立即解付;某乙与泰源钱庄有往来,则亦委托该庄立即收取。泰源受托后,使用同行对帐簿,书上某月某日付永源洋一万字样,持向永源,永源就盖一“永源”的小图章于泰源的对帐簿上,手续即竣。某乙就把屋契交给某甲。这就是所谓“盖印过帐”。图章一经盖下,即行作实,即使发生什么纠纷,也不能驳帐。这与普通过帐的方式是不同的。
B:同过帐
所谓“同过帐”,就是两个往来户与同一钱庄有交往,在该钱庄内部拨转款项,这叫“同过帐”。例如甲与乙同五源庄往来,甲欲解乙钱十元,则甲可托五源将此款拨入乙户。如甲乙均用过帐簿,甲可于其过帐簿内上格,书乙户钱十元;乙于过簿下格,书甲户十元,则五源自能明嘹,当为之转帐。
C:远期过帐
远期过帐就是未到期的收付款项先行过帐。这种过帐,通常是不办理的,不过在大结束期前一个月中,可通融为之。而且一般也只有当时的南北货行与咸货行里有时为之。钱庄对它们进行过帐,也属于照顾性质。例如在12月20日,益和糖行可收信和糖行12月25日期款1000元,互相约定于20日先行过帐,其过簿可抄为“××(钱庄名)二十五,洋千元”,钱庄即为照过。
D:轧字过帐
轧字过帐,就是普通过帐之间注一“轧”字。例如某甲要解付给某乙800元钱,但某乙也要解付给某甲700元钱。这两笔款子虽有连带关系,但数目不等,必须分两笔过帐。但某甲不深信某乙,惟恐800元已经过出,而700元却打“查”字,虽可驳帐,却殊费手续。今欲防患未然,则可于过进与过出帐边都注一“轧”字。若过进无误,过出自照过,倘过进有误,则钱庄见注有“轧”宇,当然即将过出帐驳去,用不到某甲再请求替他驳帐了。
对帐务错误的处理
在过帐中,有时发生宕帐与吃“查”字,皆因手续处理,不慎而造成。这些帐务差错,其原因和处理方式如下:
1、宕帐
所谓“宕帐”,也就是悬帐,意思是这笔款子尚虚悬着,无处着落。这种“宕帐”发生在过出的帐务上,一时无从解付,只好由钱庄方面暂行保留,以俟日后过进者来查对。错差原因,一是“家头”抄错,比如将“信源”误抄为“景源’或“升源”;二是数目字抄错,如将100元误为200元;三是日期有误,如明日过帐误为今日,四是过进者有错误或失抄。矫正的办法,对于后两种错差,可由过进者易期去对。对于前两种错差,则必须挈转重过。这“挈转”,也就是撤回的意思。可于过簿的下格,写“景源,×月×日,转洋二百元”即可,钱庄当为之撤消宕帐,收入其户下。不过这类“宕帐”,钱庄方面例不通知,所以过出者对此帐是否宕出是不知道的,必须等待过进者前来查询才能觉察。如过进者不知道此帐已经过出,而且在第二天下午四时前又没有加以查询,这类“宕帐”,就有可能被他人戤去(即冒充去),因而发生纠纷。因为过帐是采取无记名方式的,假设有某甲过与某乙100元钱,甲已经过出,而乙忘记过进;与此同时,有某丙过与某丁100元钱,丙末过出而丁却已经抄入,其“家头”相同,日期相同,数目又相同,于是某甲的过帐,可能被某丁戤去。要是某乙能于第二天下午4时前向甲查询,则甲犹可向过出的钱庄查询这笔帐有无宕出。如果宕出,还可以按照前面所说的“挈转”办法加以重过。如已对去,尚可托钱庄驳转。要是某乙浑浑噩噩,不及时加以查究,那么某甲的这笔款子,就不知不觉被某丁戤去了。几天后即使发觉,也难以驳转了。要想补救,只有打隔日“查下家’这一办法。但是手续麻烦,周折甚多。虽然可能物归原主,却已煞费周章了。
2、查字帐
在过进的帐上,如有错误,那么钱庄在这笔帐上打一“查”字的印记,表示这笔帐并未对归,尚须查究之意。错差的原因,也如宕帐,不是“家头”记错,便是日期或数目弄错,或者是过出者弄错或失抄。过进者看到“查”字后必须立即向过出者查究。如果是过出者弄错或失抄,可督促过出者重过。数字巨大的款项,还可要求对方补偿利息。要是过进者自己弄错家头、数目、日期,因系自己疏忽,则宜向过出的钱庄先行查问此帐有无宕出,告以日期、家头、数目、户名等。若为宕出,则可用普通过法去对,若已被他人戤去,宜即令过出者驳转。
3、查下家帐
查下家帐,分以下三种:
甲:即日查下家。
即日查下家,就是钱庄于对帐的时候,发现“过出”帐只有一笔,而“过进”则却有二笔。过进的钱庄不知此帐究竟属于甲还是属于乙。因此可在甲乙的即日过帐上同盖上“查下家”的图章,令甲乙各自查明他们过出者的户名,以便确定属甲还是属乙。
乙:查下家中之查下家
举例如下:有敦记号商家向裕记号商店的店伙某甲收款10元,敦记号过余丰,而甲过慎丰,甲当托裕记号过出。与此同时,有丰记号亦向裕记的店伙某乙收款10元,丰记适亦过余丰,乙也言明过慎丰,然乙并未托裕记过出,于是敦记与丰记的帐上,免不了要打上“查下家”。敦记注裕记过,丰记也注裕记过,这笔款项究竟属谁还是不明瞭,所以钱庄又在“查下家”注裕记过之下,再打一“查下家”之印,令其查明最彻底的过出者。
丙、隔日查下家
隔日查下家主要为了矫正特殊的错误,如宕帐被人影戤,以及奸人冒印划洋等。所以常有过帐当日无误,而隔日忽打“查下家”的情况出现。如果有过出家头可查,自然可以照实注明,查明后当然可以作实,毋须他虑。如果过进者为另售商,在门售货物时未曾亲送落底,却使用过簿,把货物直接交给对方,又没有详细询问买物者帐由何处过出,过出户名是谁等等,则于打隔日“查下家”时,也无从查究顾客的落底,不能明瞭过出者之户名,遂致无法注明,被打查字,遭受意外损失。所以在过帐簿首页的正面上,都打上有这样的图印:“晚近人心不古,诈欺孔多。各业售货,皆宜彻底亲送,以防冒混。设未履行此种手续,因而发生纠纷者,本庄不负其责”云云。
总之,宁波钱业界推行的过帐制度,对旧时宁波工商业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金融业上的—个创举。随着时代的进展,过帐制度自然已经取消,逐步被更完善的支付形式所替代。但过帐制度在宁波的金融史上,却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特撰此文,作为资料。
(参考徐寄安《过帐须知》编写)
注释:①制钱。明清两代按其本朝定制由官炉所铸的铜钱,称制钱,以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炉钱。
②明清两代禁阻民间商船出口从事海外贸易,以及規定外国商船只准在指定的港口进行贸易所采取的措施。
③鹰洋。是银元中的一种,上绘鹰鸟花纹。明万历年(1573一一1620)开始由墨西哥流入我国,故又称墨洋。每元重七钱三分。
④钱业的开业日没有一定,大约在总结束期后的二十天。总结束期的前二天.钱庄即停止过帐,约三星期。前—星期为休假期,一切收付完全停止,后二星期为办理决算筹备开业的整理时期。在此期间,現款的卖买与重要款项的处理,可酌情办理,但不正式过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