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宁波,仅隔一水。过去沪甬线航轮甚多,夕发朝至,交通便捷。上海日趋繁荣,宁波人乃纷向上海发展各项事业。迄抗日战争之前,“宁波帮”在上海居举足轻重地位。“八·一三”战役之后,上海沦陷,租界依然保存,被称为“孤岛”,还是照样的灯红酒绿,畸形繁荣,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完全落入日寇铁蹄之下。故在40年代之前,可以说是宁波人在上海发展的顶峰阶段。这与目今在海外与港澳的“宁波帮”,有着密切渊源。兹就资料所见,将40年代前宁波人在上海之各项事业,作一介绍,虽为陈年皇历,于中或亦能略稔“宁波帮”的一些脉络,藉供研究。
宁波人与上海金融业
金融是各业血脉之所系。要发展事业,首赖资金的周转灵活。宁波人在上海撑市面就掌握了这一点。他们以宁波的钱庄为后盾,充分运用资金投放的优势,权衡子母,掌握银根,从而促进了各种事业的发展。宁波人办金融的一个特点,就是极讲信用。如著名的银钱业巨子秦润卿,就是最讲诚实守信的一个。宁波人创设的四明银行,迭遇风潮,也赖同乡的合力支持,能化险为夷。 1941年间,上海有甬人钱庄11家(钱业公会会员庄),即:安康(经理应信森)、安裕(经理刘召棠)、同润(经理裴云卿)、承裕(经理邵兼三)、怡大(经理胡莼芗)、信裕(经理傅生贵)、振泰(经理金少筠)、福源(经理徐文卿)、赓裕(经理盛筱珊)、聚康(经理王怀廉)、滋丰(经理李济生)、鸿胜(经理郑秉权)、福利(经理朱旭昌)、金源(经理夏杏芳)。 与甬人有关之银行17家,即:中国通商(经理人胡梅庵)、女子(经理人严叔和)、中汇(经理人徐懋棠)、大来(经理人竺梅先)、四明(经理人孙鹤皋)、中国垦业(经理人王伯元)、中国国货(经理人张竹屿)、中华劝工(经理人刘聘三)、浙江地方(经理人方济川)、江西裕民(经理人林联琛)、辛泰(经理人车植庭)、建华(经理人林楚雄)、统原(经理人陈润水)、煤业(经理人盛安孙)、惇叙(经理人蔡松甫)、惠中(经理人俞佐庭)、恒利(经理人王竹屏、乐嘉祥)。 甬人经营之银号5家:汇丰(经理人章人伟)、上海(经理人胡文甫)、通惠(经理人黄振世)、华孚(经理人徐祉集)、恒丰(经理人周松涛)。 此外,尚有甬人经营之证券业裕兴、辛泰、永祥、瑞大、勤益、通利、大康成、立丰协记、贸信、厚丰、国祥、泰来、长丰盛、汇记;甬人有关之保险业华安水火、宁绍水火、宁绍人寿、肇泰、四明等。
甬人的工商行号
文化用具类:纸业民丰纸厂等36家,铸字业华文一家,印刷业南洋等21家,制本业泰记等11家,书籍杂志业华华等5家,仪器业科学仪器馆等3家,文具业合众教育用品公司等12家,打字机业大业铁工厂1家,自来水笔业华孚、大众2家,运动器具业大成1家,风琴业中华等5家。 饮食品类:面包业泰康等11家,鱼业泰昌等30家,肉铺业涌和等51家,海味业源康等18家,北货业震丰等18家,南货业三阳等35家,饼干业泰康等3家,蛋业茂昌等26家,绿笋业永茂祥等8家,水果业震丰等9家,野味业公茂等10家,糖果业泰康等9家,罐头食品业泰康等17家,瓜子业好吃来等2家,参燕业元丰等38家,酱园业张振新等13家,酱色业承裕等3家,调味品业天厨味精厂等8家,中菜业状元楼等20家,冰业洽茂等2家,酒业中国酿酒公司等2家,烟兑业恒丰泰等82家。 衣著物类:花纱棉布业承裕等54家,染织业天一印染厂等4家,绸布业宝大祥绸布庄等5家,绸庄业老九章等18家,呢绒业华孚泰等42家,皮货业天发祥等8家,人造丝业仁昌等6家,针织厂业纶丰等24家,服装礼服业凤翔等28家,钮扣业天成等13家,鞋帽业鹤鸣鞋帽公司等2家,草帽出口业联昌等13家,西装背带业同余1家,洗染业新上海等17家,成衣铺业张发记等90家。 建筑材料类:木材业仁泰等82家,建筑材料业裕康等11家,营造业新仁记等12家,造漆业振华油漆公司等5家,帆布业华成等4家,旗篷业合昌等5家。 燃料物品类:燃料业成昌等13家,火柴原料业华昌等5家,火柴业大中华等4家,电池业工商等6家。 交通用具类:造船业鸿翔兴等11家,航轮业宁绍、三北等11家,出租汽车业祥生等8家。 五金物品类:机器业恒昌祥等51家,五金厂业永生1家,水电材料业泰亨源等28家,五金业恒大祥等90家,钢窗业东方钢窗厂等2家,玻璃业蔡仁茂等24家,缝纫机器业茂锠等7家。 日用物品类:电泡业开明1家,钟表业亨达利等36家,橡胶业大中华等2家,橡胶品经售业双钱等9家,软木塞业协成等3家,草席业德大等12家,肥皂业五洲等6家,热水瓶业大华等7家,百货业怡丰等19家,华洋杂货业大新等17家,牙膏业久大1家,牙刷业心心1家,手帕业华昌等23家,化妆香品业中国化学工业社等7家。 美术装饰类:照相业冠龙等5家,制罐业恒达等5家,银楼业天宝成等35家,霓虹灯业东方等2家,旗帜业商达等13家。 运输报关业:报关业大昌隆等86家,运输业永康等2家。 公众服务类:电台业等4家,旅馆业中国等13家,贳器业聚成等12家。 医药物品类:药行业慎康等36家,国药业胡庆余等59家,制药业大华等19家,药房业五洲等46家。 介绍买卖类:广告业联华等5家。 其它事业类:殡仪馆业上海等5家,寿衣寿器业华德茂等16家。 以上资料,仅是根据甬光出版社所编之《甬光》初集记载而辑,恐怕还不是很全面,但大体上是可作为参考的。 在这些宁波人所经营的工商行业中,有很多极著名的商号及企业。如纸业方面竺梅先所办的民丰,仪器业周荆庭所办的科学仪器馆,自来水笔业周荆庭所办的华孚,面包、饼干业乐汝成所办的泰康、帆布业项莲荪所办的华成,火柴业刘鸿生所办的大中华、钟表业徐诚炤主持的亨得利等等,都是享有盛名。鱼业集中于小东门、十六铺,北货业集中于洋行街,野味业集中于宁兴街,则反映了旧时商业的地段分布状况。更有趣的是,肉铺业的陆稿荐,竟有商记、顺记、德和、申江、瑞记、章记、福记等;中菜业的状元楼,竟有状元楼顺号、四明状元楼、华阳状元楼、大新状元楼、状元楼协记、宁波状元楼、状元楼兆记、菊记状元楼、甬江状元楼等。从工商行业的统计中还可看出,宁波人开烟兑店及成衣铺的特别多,这些店铺资本较小,或依靠手工劳动,是谋生计的一条便捷之路。宁波人的银楼,如老宝华、天宝成、方九霞、老凤祥、新凤祥、裘天宝等等,也在上海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宁绍轮船公司和三北轮船公司,在上海也可说是开航运业的先河。
自由职业人才济济
自由职业如律师、会计师、医师等,宁波人也占一定优势,不妨把名单抄录看一下: 律师: 王建范、王政劭、王建航、王显湘、王伯宪、王秀卿、王忻堂(文渊)、王守锷、方积蕃(椒伯)、方冀达、方志奋、孔昭璋、仇子同、史久棠、朱世范、朱启超、沈维宝、宋允惠、宋曾鲁(耀南)、李衍泮、李宗培、李遹骏、李济川、李厚瑾、李令通、李锦标、李半山、李钦后、李景文、吴长、余华龙、余世铭、贝鸿昌、林行规、周彝、周是膺、周炳扬、周良甫、周国瑛、周孝达、周孔怀、宓锡通、胡咏德、胡凤联、胡锡安、胡振褆、胡挈、郁鸿生、洪士豪、唐世昌、徐良豪、徐闺玉、徐安、袁家潢、袁仰安、袁世伟、夏功楷、孙德全、张横海、张立时、庄宛桢、陈炳星、陈文灿、陈宗敏、陈秀祖、陈懋宣、陈醒民、陈嗣庆、邬培因、邬鹏、邬志坚、黄瑫、黄德行、傅盛勋、傅德培、汤于烈、冯堪、冯诚清、费席珍、项隆勋、杨振雄、葛杰臣、叶仪、赵志良、郑麟同、郑保华、乐俊芬、乐俊英、乐俊伟、刘世芳、刘绪桦、刘念礼、蒋国芳、厉志山、钱兴中、钱敬安、卢峻、戴成祥、戴景槐、戴凝瑞、戴序斋、戴徵瑞、应元彭、应书霖、魏炯(伯桢)、蓝绪彰、苏筠伯。 会计师: 沈麟、李铭、金宗城、周有蓉、武书麟、俞灏 、郁鸿君、徐英豪、秦开、袁际唐、唐文瑞、陈毓宏、陈学廉、陈浩声、陈德荣、盛寅、盛在琨、贺忠训、虞中望、叶熙明、裘宗琳、赵振龙、蔡业、蒋信昭、刘念仁、卢于。 国医: 董庭瑶(痧痘儿科)、严瑞钦(外科)等101人。 西医: 方子勤等33人。 牙医: 黄秉瑜等10人。 此外,由宁波人所办的四明医院,历史悠久,设备及医务人员均好,甚有声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孤岛”也笼罩上了阴霾。抗战胜利,一度曾给一些人带来点希望,有些宁波人又想在上海这个码头干一番。可是,由于国民党重燃战火,物价飞涨,给工商业者带来的灾害更加巨大。解放前夕,由于谣言纷纭,好多工商业者离开了他们赖以发家之地,到外面去另求发展了。“宁波帮”的种子,也就更多地散播于世界各地。 物有根本,上海这个地方,可说是“宁波帮”成长的温床,向海外过渡的跳板。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宁波帮”,一定牢记他们祖辈的发祥地!这一篇资料,虽有着许多枯燥的数字和名字,但也会勾起海外“宁波帮”的回忆,起着寻根追源的作用吧!
编注: 原稿共有四章,第一章为“宁波人在上海的社团”,内容已详《宁波旅沪同乡会》一文,故从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