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七·一七”抗战和十六师
陈谋璈
发布时间 : 2013-09-01  23 : 17 来源 : 本站 作者 : 系统管理员 字号 : [] [] []

    1940年7月中旬,日寇首次侵犯镇海,担任防御主力之国民党194师力量单薄,急调驻防在上虞一带之16师参战。
    16师下辖46、47、48三个团及师直属工兵营等部。师长杜道周。士兵以湖南人为多。士兵的素质和武器装备比194师精锐,士气昂扬。   
    16师驰抵鄞东、镇海后,先令48团(团长罗鹏瀛)趋江南戚家山第一线阵地,与日寇进行激烈战斗,拉锯争夺山头阵地,连续3天,战况极为惨烈,敌我双方伤亡各约500余人。随后46、47两团增援参战。我方伤员400余人星夜辗转运至宁波江北岸草马路仁济医院(今中波四中)救治。三天后为安全计,又于夜间将重伤员分批抬上小轮,转送奉化方桥医院治疗。不料翌日上午,日机2架飞方桥轰炸,医院未炸中。
    五六天后,日寇被我军击败撤退,战斗胜利。宁波城厢居民纷纷放鞭炮,以示庆祝。鄞县动员会主委俞济民下令制作梅花形金边蓝底金字“七·一七”镇海抗战胜利纪念章,分发给市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和参战人员留念。
    战后2天,宁波各机关团体组成一个20多人的慰问团由国民党鄞县党部委员沈友梅率领随带慰问品乘小轮赴镇海县城进行慰问,笔者忝列代表随同前往。抵镇海后先由镇海县政府接待,召开了座谈会,沈友梅作了慰问讲话,接着194师的一个团长介绍这次抗战经过。随后又到临时设立的难民收容所进行慰问,分发慰问食品。这时镇海城内商铺尚未复业,路上行人稀少,景况惨淡。西门一带房屋,遭日寇撤退时焚毁,一片战乱情景。
    这次战役,我军在盛暑之下,冒着敌人猛烈炮火英勇作战,后方民众同仇敌忾,人心振奋。当时笔者在鄞县动员会工作,奉命征募慰劳品慰劳前线将士和伤兵。东大路各商铺店主听说是慰劳将士紧急需用,大开店门,表示欢迎,凡是所需糖果食品、草席、内衣、防暑药品,踊跃捐赠,毫不吝惜。
    战事结束后,16师所部撤离前线,分驻鄞西鄞江桥、黄古林、凤岙市一带,进行整休。前线防务仍移交原驻军194师及宁波防守司令部所属守备步兵团等驻守。鄞县动员委员会派宣传队,分赴各地部队作慰问演出。
    是年冬,16师奉令开离鄞县,驻军诸暨附近。不久扩编为86军,由原师长杜道周升任军长。临离宁波时,还从鄞县动员会和防守司令部等处吸收了十多名政工人员。
    “七·一七”镇海局部抗战,就其激烈和毙伤敌寇的人数而言,实为浙东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次战役。由于这次胜利,使宁波人民暂时免受日寇入侵和蹂躏。时至今日,宁波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缅怀这次战没,记忆犹新,对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抗日健儿们寄以深切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