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本报“两会新闻会客厅”的话题是“看病就医”。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卫生局局长王仁元。
11点55分,离热线开通还有5分钟,就有读者打进热线。王仁元接听了第一个电话,之后热线就没停过,记者原来准备好的问题一个都没问。一个小时内,王仁元接听了近30个电话,对每一个热线,他听得仔细也答得细致。一些不能现场答复的问题,他表示会转交给其他委员。
宁波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局长王仁元:
先努力做好对危重、三无病人的“先诊疗后付费”工作
据媒体报道,今年卫生部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原来看病是自己先垫付,看完走医保报销;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用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部门支付给医院。此外,原来住院需要交一大笔押金,现在只用签署《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就可以直接住院了。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进行了试点,绝大多数是县级以下及县级的基层医院。不过,卫生部马上做出回应:“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从未要求全面推行。尽管如此,“先看病后付费”已经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昨天,有好几位读者在金报网上向王仁元提问:“宁波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接下来有没有可能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
王仁元说,其实“先看病后付费”这项工作,宁波早就在做了。“宁波对危重、三无病人都是‘先诊疗后付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绿色通道’。”
“‘先看病后付费”这项制度实施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卫生部昨天也有回应说,并没有强行推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限制,另外是医保报销水平的限制。”
“据我了解,目前宁波对危重、三无病人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每年的欠费很多,光政府财政每年就要拿出3000万元左右进行补助。所以,宁波目前的努力方向是做好对危重、三无病人的‘先诊疗后付费’工作。”
宁波市政协委员钱培青:
试点“先诊疗后结算”模式能缓解看病排长队现象
在本次两会上,宁波市政协委员钱培青也把目光关注到了这方面,写了一份《关于试行先诊疗后结算就医模式的建议》。
钱培青的这份建议,更注重“先诊疗后付费”给患者看病就医带来的方便。她说,在目前传统的就诊模式下,病人在医院看病至少要排队四次,分别是挂号、就诊、计价缴费、取药。挂号要先交钱,化验、接受仪器检查也要交钱,拿药更要交钱,尤其是要做多项检查和诊疗时,每做一次不得不重新排队、交钱。调查显示,看一次病,38.6%的患者经历了5个以下环节;36%的患者经历了6至10个环节;27.4%的患者经历了10个以上的环节。平均每个患者看一次病需耗时135分钟,其中有将近1个小时是花在排队等候上。因此,在宁波各大医院经常能看到,一边是疲惫不堪的医生,一边是抱怨烦躁的患者。她认为这种传统的就医模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会激化医患矛盾。
要缓解目前大医院患者看病排长队的现象,钱培青建议首先选择一到两家大医院试点“先诊疗后结算”就医模式,也就是说患者挂号后,医生诊病、化验、检查等所有环节完成后患者一次性交钱。
她还建议,“先诊疗后结算”就医模式适合在门急诊试行;引导患者自愿选择指定的银行卡作为就诊卡,实现银行就诊卡和医保卡的捆绑关联,在结算时,属于医保支付的金额直接从医保卡中扣除,属于个人承担的部分直接从个人银行卡账户中扣除;对可能出现的看完病不交钱的患者,如属恶意逃单者,社保部门可以锁定其医保卡,在没有缴清费用前不能在任何一家医院就诊。
现场互动
武汉的金报读者来电询问
其实,早在11点30分的时候,就有一位姓朱的女士迫不及待地打进热线,说要找王仁元反映问题。
朱女士说,她知道热线要等12点才正式开通,可是担心到时候打不进热线,就选择提前拨打。但这时候,王仁元还没有到本报“两会新闻会客厅”现场。
朱女士虽然没有抢到热线开通后的第一个电话,但最终还是成功打进了热线。她反映说,家里有老人患了重病,现在已经是康复阶段,由于医保限制,不能在大医院无限期住院,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没有康复床位。王仁元说,这是当前养老和就医之间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难题。他建议朱女士,可以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会提供上门服务。
武汉的读者张女士特意打进热线问问“医保异地报销”的事情。
王仁元说,虽然没法在现场回答张女士的提问,但一定会把她反映的问题通过其他方式转交给全国政协委员。
读者献策:
举报黄牛,奖励专家号
一名姓周的女士打进热线,向王仁元建议,联合患者举报“黄牛”,举报成功奖励一个专家号。对此,王仁元表示周女士的建议可以尝试。
周女士说,自己对“黄牛”恨之入骨。“很多名老中医的号,就算我们彻夜不眠,紧盯电脑屏幕,就是挂不到。这么多的号,难道几秒之内就挂光了?是不是医院有内鬼,没有全部放号?后来,有人告诉我,有好多专家票都是被‘黄牛’秒杀了,他们有专门的秒杀工具,我们没有呀。没办法,家人要看病,只能向‘黄牛’买票,几十元的一个专家号瞬间炒成了200元。”
王仁元表示非常理解周女士的心情。“‘黄牛’问题是顽症,卫生部门也尽了很大的努力去杜绝这个现象。在2011年,我们曾经向社会公开征集治理‘黄牛’的措施,最终也实施了一些措施,比如实名制的运用,但是‘黄牛’也有对策,他们的技术有时候比我们还先进,要在短时间内杜绝这种现象存在困难。”
不过,王仁元透露,今年卫生部门在“挂号难”这个问题上会有新举措,更体现人性化。比如现在预约挂号都是从晚上零点开始,让老百姓守到半夜去挂号,这个就不太人性化了,接下来会调整到中午12点开始挂号。
“同时,打击‘黄牛’也需要老百姓共同配合。我们曾联合公安、工商、城管等多部门进行打击,但是打击‘黄牛’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取证非常困难,如果老百姓可以举报那就解决了取证难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抓住了,处罚也不会很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