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区域是浙东最大的‘绿肺’”,“四明山区域是宁波最主要的生态涵养区”,“四明山区域是甬江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四明山区域是宁波主要饮用水源地”,“四明山是一块宝地”……
在市政协日前举行的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民主评议会上,市政协委员们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保护和建设好四明山区域的重大意义。大家认为,“保护好、建设好四明山,对于宁波生态城市、美丽宁波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提升四明山区域农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四明山区域地处宁波中心城市西南面,余姚市、奉化市、鄞州区交界区域,涉及12个乡镇(街道),区域面积1283平方公里,人口约32.6万,辖208个行政村。四明山区域山深林广、地少人稀,是姚江和奉化江主要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山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72.1%。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市政协关注的热点、履职的重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把“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列为今年市政协民主评议课题,希望通过民主评议进一步推动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工作。6月份以来,市政协和余姚市、奉化市和鄞州区政协成立民主评议组,深入四明山区各乡镇和部分山村,同当地干部、群众和专业户座谈交流,商讨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实地察看森林资源和水源地保护、旅游景点开发、花木和经济作物种植、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民主评议组通过调研、座谈、考察,与广大群众交流,对照有关法规、规划、政策和文件,经过反复商讨,形成了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民主评议报告。市政协组织主席会议成员也实地考察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情况。
在市政协民主评议会上,民主评议组代表围绕“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发言。民主评议组指出,我市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市里出台了《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和相关规定,促进了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工作;生态产业特别是花木发展较快,为山农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旅游资源开发势头良好,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水源地保护取得较好成效,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为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高山移民和扶贫工作积极展开,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大。
民主评议组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统筹力度不大。”民主评议组指出,四明山区域发展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管是前几年的“东扩、北联、中提升、南统筹”发展战略,还是近年的“一核两翼多节点”发展战略都没有把四明山区域摆上应有的位置。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明山区域地处三区(市)交界,相互交接,地域广阔,保护和建设需要统筹,但至今没有像象山港区域那样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力度不大,该规划纲要颁布已有3年但至今相关实施意见还没有出台。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还存在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持续衰退、生存环境改善不大、经济发展缓慢、生态补偿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民主评议组针对加强四明山区域保护和建设,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呼吁,我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意识,在保护中建设好四明山区域,在建设中强化四明山生态资源保护,使四明山区域优质资源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